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防护

2022-05-30 03:2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防护》,欢迎阅读!
防护,现状,安全,网络,信息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防护

作者:关

来源:《经营者》 2019年第1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大量的信息存储在网络上,随时可能遭到非法入侵,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防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其防护措施。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信息安全 现状 防护措施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简介

信息安全是指为建立信息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安全保护,以实现电子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换工具。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联性、连接方式的多样性及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再加上本身存在的技术弱点和人为的疏忽,致使网络易受计算机病毒、黑客或恶意软件的侵害。面对侵袭网络安全的种种威胁,必须考虑信息的安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相对国外而言,起步晚、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这就导致我国网络信息的安全处于相对脆弱的阶段。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依旧突出,其所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是不容忽视的。

(一)在近几年中,网络威胁呈现出多元化,且进行网络攻击的最大诱惑力是经济利益

网络攻击的组织严密化、目标具体化以及行为趋利化已经成为目前网络攻击的一大趋势。网络欺骗手段不断升级,在目前网络欺骗中到处都存在着勒索软件、网游盗号及网银盗号木马等,充分说明某些不法分子进行网络攻击是经济利益的驱使。

(二)目前网络安全漏洞居高不下

往往是旧的漏洞被管理人员或者网络技术人员修补之后,新的、危害更严重的安全漏洞随之出现。更有甚者,有些黑客组织或者网络技术人员发现新的安全漏洞之后,并不马上公布出来,而是自己进行利用,等到时机一到,才发布出来。另一方面,则是管理人员没有时刻对网络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造成安全漏洞。

(三)传播病毒形式的多样性

现在病毒的功能是越来越强大,隐蔽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是越来越先进,以致其能够不断通过网络系统及可移动设备进行传播。传统的依靠电子邮件来散播病毒的手段已不常被采用,黑客们通常利用网络安全漏洞在网站上挂上病毒,然后使得用户遭受攻击或者进行病毒传播。

三、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


尽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受到了威胁,但是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也能有效的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所以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就此对我们常用的几项防护技术分别进行分析。

(一)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并非万能,但对于网络安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位于两个网络之间的屏障,一边是内部网络(可信赖的网络),另一边是外部网络(不可信赖的网络)。防火墙按照系统管理员预先定义好的规则来控制数据包的进出。大部分防火墙都采用了以下3种工作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一个过滤器来检查数据包的来源和目的地;根据系统管理员的规定来接受和拒绝数据包,扫面数据包,查找与应用相关的数据;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模式检查,看是否符合已知“友好”数据包的位模式。

(二)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中最基本的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网络中传输的信息进行数据加密来保障其安全性。加密是对网络上传输数据的访问权加强限制的一种技术。原始数据被加密设备和密钥加密而产生的经过编码的数据称为密文。解密是加密的反向处理,是将密文还原为原始明文,但解密者必须利用相同类型的加密设备和密钥,才能对密文进行解密。

(三)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是从多种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中收集信息,再通过这些信息分析,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威慑、检测、响应、损失情况评估、攻击预测和起诉支持等。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

四、结语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在数字经济时代作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信息安全也受到大家的关注。目前的网络信息安全还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问题,也不是一时就能够解决的。网络信息安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还涉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其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各样的防范措施和宣传教育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在日益发展的技术时代,网络安全技术也会逐渐地进步和发展,那些隐患和问题也会逐渐得到解决,网络环境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完善和安全。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作者简介:关琦(1997—),男,贵州黔西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 胡伟建.网络安全与保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

2 王宇,阎慧.信息安全保密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丽娜.信息安全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 赵蕾,扶晓,刘劲.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探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0.

5 刘素芬.浅谈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防护策略[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2.

6 徐涛.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则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b28d2d04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