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皇帝 刘邦1200字作文

2023-02-09 22:3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眼中的皇帝 刘邦1200字作文》,欢迎阅读!
刘邦,作文,皇帝,眼中,1200



我眼中的皇帝 刘邦1200字作文



导读:

刘邦是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

帝。秦二世时,他在沛县起兵,反抗暴秦统治,最终获得成功,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定的'封建王朝。

刘邦的功绩是无可非议的,但对于其人品历来被人看好的不多,即使刘邦功业得到极高推崇时,也只说他拯民于水火,而不对其整个人品加以推崇。

对刘邦的非难,或始于阮籍登广武展场时“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叹,到了《厚黑学》风行之后,刘邦简直成了人品不好的代名词,至今未有改观。的确,刘邦在发迹之前,在沛县的种种行为都将他性格中的弱点暴露无遗,“不是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就相当于今天的街头混混,他甚至在定都建国之后,未央宫为父祝寿时还戏弄父亲,暴露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足见其人品质低劣。 然而,这样一个品质低劣的人如何能成就如此伟大的功业,这着实让人怀疑。其实,以上所述种种并非刘邦作为领导者的真正的品质,刘邦能成就如此功业,必定有伟大的人品作支撑。

刘邦曾自比信陵君,从而给自己定出了人生的高度。刘邦极会笼络人心,其笼络手段又极为高明,他善于根据形势揣摩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能够吸引他人为己所用,史记载:刘邦入关后,项羽闻之,欲击之,刘邦自忖以十万军不敌项羽四十万大军,乃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项伯










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刘邦”并于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得范增的计划全盘落空。

从表面上看,刘邦并无任何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皆忠诚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地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以一个平民出身的“浪子”,团结着一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大将为之效力,岂一般手段所能至?

毛泽东这样分析刘邦的胜利: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其实,刘邦最大的优点是他的“仁而爱人”,我认为这才是助他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在论及刘邦的成功时,总会提到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宽厚大度等等,其实,这些优点都是从属于“仁而爱人”这一点而产生作用的。 刘邦的“仁而爱人”其实在《史记》中处处都有体现。最初体现在为官府送徒咸阳途中纵囚。继而表现在初起沛时不愿接受沛令之职。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刘邦之辞,与萧何、曹参之辞不同,萧曹二人之辞,是恐是不成,秦王朝种族起家,而刘邦之辞,没有个人的因素在内。

然最为典型的则以入关灭秦,与秦人约法三章,悉除去秦法,不受秦民犒赏;再则是汉七年,刘邦击韩王新还咸阳,“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最后,在汉十二年过沛,父老留饮,刘邦说:“吾人众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db070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