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视角下的新型公益组织建设

2022-04-27 07:2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创新社会管理视角下的新型公益组织建设》,欢迎阅读!
社会管理,组织建设,视角,公益,新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创新社会管理视角下的新型公益组织建设

作者:施蔷生

来源:《领导之友》2012年第04

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也包括社会创新。在创新和转型的大趋势下,如何以创新的制度环境扶持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又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和创新,已成为政府、社会和社会组织多方共同关注和重视的任务。近年来,社会组织的发展日益具有鲜明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特征,尤其是新型公益性社会组织(以提供智力型服务为主要特征)更是异军突起,脱颖而出,在当前推进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上海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已有一万多家,每一万人拥有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目前,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超过20万,其中专职的占60%左右,其文化程度普遍高于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型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专职人员,文化程度均在大学以上,年龄平均在30岁以下。其中,领军人物多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具备社工专业背景,且有的是从海外归来,能将国际公益事业的理念与国内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 在众多的新型公益性社会组织中,一批集聚在社会创新园区或社会公益园区内的微小型的公益团队,是推进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力军。与传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相比,新型公益性社会组织还处在初创时期,力量比较薄弱,但组建形态和服务内容却相当新颖,基本适应国际大都市的社会服务对象的多元选择。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特品牌。在内容上,一般从事体制外的非传统模式的服务内容,且都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品牌。比如手牵手的临终关怀、乐群社工服务、百特儿童理财教育、民工阳光童年、居家养老评估、快乐3点半的课外小学生服务、南极星健心馆、小笼包聋人协力、艺途无障碍、醇真烘焙坊、优爱盲人实训、科学松鼠会等。

二、双向互动。在形式上,一般从事双向互动式的个性化服务,让服务对象通过服务达到交流、沟通目的。一改过去主要是单向的、仅服务对象接受服务的单一化服务模式。这些公益性社会组织,大都通过举办讲座、活动和实训等形式,在与服务对象在轻松的互动中,达到良好的服务效果。

三、项目导向。在运作上,一般通过项目导向,把公益与创业、创新紧密结合,使社会公益项目服务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如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经过一年来的运作成绩卓著,目前,一条盲人推拿和残障人士话务员及电子商务的实训、就业与创业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预计在未来3年内,将有数千位残障人士获得体面的工作。今后,孵化园将重点发展具有独特性、可看性和互动性的项目,并建立社会效益评估机制,以期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26bcb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