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文化类微信公众号营销策略

2023-01-03 09:3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个人文化类微信公众号营销策略》,欢迎阅读!
公众,策略,营销,文化,个人

个人文化类微信公众号营销策略

摘要:作为自媒体重要平台之一,微信公众号以其分众化、圈子化特征在用户中形成阅读共同体,同时个人公众号在用户中享有的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口碑。 关键词:文化;微信公众号;营销策略

作为自媒体重要平台之一,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公众号)以其分众化、圈子化特征在用户中形成阅读共同体。根据经营主体不同,公众号可分为党政机关号、媒体号、企业号和个人号。由于背后并无政府机构、媒体或企业法人支撑,个人公众号在经营难度上无疑较高,然而最近几年,一批主打文化牌的个人公众号却异军突起,在用户中享有的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口碑。 一、精准定位,明确目标用户

21世纪初,自媒体”( We Media )概念率先提出,它是依托数字技术连接全球信息,旨在为普通用户提供获取外界信息、分享自身经历的平台和途径。国外学者曾经预测,2021年个人获得的信息中至少有50%来自公众,媒体信息提供者作用下降,公共话题设置者、社会舆沦引导者的作用则显著提升,然而与博客、微博及社交网站不同,公众号明显带有其寄主微信的分众化、圈子化等特征,表现之一是公众号信息推送须经用户许可,用户接受信息由被动变为主动,而明确目标用户则有利于促进个人文化类公众号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发展使阅读偏向碎片化,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短平快的阅读效果。然而,美国媒体人马特·汤普森却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反而为常青信息提供了土壤,因为互联网信息可以长期储存并被用户通过搜索功能随时获取。上述特质,在公众号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倘若文章在新闻事件高潮过后依旧能保持一定关注度,则很容易积累口碑,阅读量和评论量也会持续稳定增加。 二、内容为王,构建自身风格

进人21世纪,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改变了全球传媒格局。中国网民规模已近9亿人,其中手机网民约占9成以上。媒体竞争的主要资源不再是迅捷性和稀缺性,用户不仅关注媒体、自媒体传递的信息,也开始更关注对信息的分析、解读以及背后的态度。软文是众多公众号收入的重要来源,成功的个人公众号都十分重视软文的切入点,既要行文逻辑与众不同,但又要合情合理,文章与产品之间的巧妙关联,将会给更多的读者以会心一笑的感觉,进而增加读者的阅读点击量。

三、增强黏性,利用蜂群传播

随着自媒体的加速发展,信息传播逐步实现了从受众模式向用户模式的转变,信息接受者由原本被动的、类型化的受众角色,成为主动的、个性化的、高度细分的用户,进而带来信息生产、传播、经营理念的重大变革。信息不再是供受众接受的作品,而成为可供用户选择的产品。作为信息消费者的用户,其体验好坏和参与深度,是衡量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综上,信息发布者、传播者、接受者之间界限不再像之前那么明显,信息越来越依赖用户以类似蜂群传播的方式得以扩散,即由一部分用户带动其他用户,用户参与度越大,活跃用户比例越高,那么信息传播范围就越广、速度就越快,影响力也就相应越大。

按照目前公众号的运行规则,用户留言经后台筛选后才能展示在用户面前,后台对用户留言的选择、回复、置顶等操作,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用户对信息的


理解。对于那些成功的个人公众号,文章后的置顶留言,在契合主题的同时能够在用户中引发讨沦、唤起共鸣。提高用户黏性需要吸引用户参与,让更多普通用户成为活跃用户,同时加速了公众号的品牌化。此外,线上内容传播与线下图书营销关联互动,也是个人公众号值得关注的营销策略,既可以较好地满足了粉丝的收藏需求,也能充分发挥公众号文章的长尾效应。 四、未来发展,依托双轨路径

进人21世纪,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对全球的传媒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很多的个人文化类公众号的营销策略的普遍应用,也预示了未来自媒体将呈现出双轨共同发展的新路径,在这里德双轨就是指信息免费市场与付费市场同时发展,并行但不悖背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互联网产业已进人快速发展阶段,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协助下,以往小众化、个性化的需求将越来越集中,进而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在自媒体发展的道路上,在知识付费已是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对那些以一般社会新闻或科普性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未来将更多通过免费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其运行及盈利在很大程度上将依靠广告、人性化服务及线下产品销售等方式。与此同时,对那些以原创性、观点性和深度报道为主的公众号而言,则更多地面向付费订阅用户,并通过用户间的蜂群传播效应来扩大影响。未来自媒体将依托智能化的技术手段,面向细分化的市场、圈子化的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实现深度发展、精准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江、田浩.《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新标准》[J].《青年记者》.20182 [2]顾明毅.《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2f1d9366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