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

2022-10-29 21:0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列夫托尔斯泰》》,欢迎阅读!
托尔斯泰,列夫

以下是关于

的多篇精编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学反思

上周参加市里的展示课活动,我讲了《列夫托尔斯泰》一课,在讲课的时候,结束之后,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因此对这节课作了一个反思。

本课在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单元就是讲回忆性散文和传记。前两篇是回忆性散文,后两篇为传记。前两篇写国内的人,后两篇为国外的人。前两篇为教读,后两篇为自读。并且,后两篇中,本文的传主是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第9课的传主则是理科方面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得主居里夫人。编者在安排上是独具匠心。

课文四千字,属于长文,长文短教需要舍弃一些东西,同时本课属于传记,又必须教给学生一些东西,因此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参考了学情,参考了各位名家的言论,学生会的,老师不教,内容理解就做得比较简单。把欲扬先抑作为了一个重点,同时渗透传记的写作特点。 个人认为本课亮点

一是能运用板块式教学,把课堂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内容梳理是第一部分,欲扬先抑的写法是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是品味语言。学习难度是阶梯式的逐渐增加的。 二是大量的训练学生。学生能找到的,能理解的,老师不过多的讲解,学生不能分析出来的,老师要指引。课堂始终是在训练学生。学生只有在大量实践活动中才能够不断的提升。

三是逐渐渗透了传记写作的特点,每个版块有小结,小结的落脚点在传记特点上。不是老师单纯地去讲解传记,有例子有参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是能不拘泥于形式,大胆的把比喻句组成小诗,语言特点更加鲜明,让学生抛开了一句句的分析,能够进行整段的品析,对学生的训练更上一层楼。 本课的缺点

一是没有突出茨威格写传记的特点,仅仅是落脚点在传记上,茨威格写传记抓住特点、反复渲染的特点不够突出。

二是课堂时间安排不够,第二环节学生写的时间过长,展示时间不够,因此影响了课堂效果。

三是过于紧张,出现了字音读错的问题,学生读错的老师也没有纠正,这展示课上这是不应该的。


四是学生的回答,教师评价语言较为单一,尚且不够专业,不够自如,在语言语气上都不够精神饱满,需要在平时的课上再训练。 教课之后的想法

一点解释:课下听到不同的质疑的声音,首先解释,这是自读课,关于描绘托尔斯泰外貌特点的解释、欲扬先抑的写法等已经在自读提示中给出,个人认为没必要抓着内容进行一句句的梳理,因此第一部分处理得比较简单。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与夸张,初二的学生不必要一句句的分析比喻的好处,放到一个组合中去训练,让学生的品析从句子变成段落,而且能更好的抓住人物的特征,这是我第三块内容训练的目的。总之是,学生会的,老师不讲,老师要提高难度。

一节课讲完,发现更多的探索点,看到江浙名师从语言词语词性着手,非常钦羡,又觉得自己驾驭不了那样的课堂,心生感叹,同样一篇课文不同的人可以讲出不同的味道,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也可以讲出不同的感觉,语文真是神奇。 语文教学还需钻研学习,方不负语文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31716a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