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美术课件-蜀绣 最新

2022-10-23 11:4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三美术课件-蜀绣 最新》,欢迎阅读!
蜀绣,美术课,初三,最新



蜀绣

蜀绣简介

汉族优异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蜀绣集中于四川成都,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在晋代被称蜀中之宝。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类共122种:用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盖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洁,严紧温柔,车拧到家。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具有深刻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品种除纯欣赏品绣屏以外,还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垫、桌布、头巾、手帕、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致艺术品。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蜀绣历史

蜀绣的生产具有悠长的历史。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不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公9601279年),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致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

蜀绣盛唐时期已有记载。清初艺人们又吸取了顾绣的长处(清朝末年成都尚有几家打着顾绣铺名的作坊),以及长针刺绣而后扎针的民间绣法。蜀绣用成都地区练染的各色散线(较粗松的丝线)或丝线(较细紧的丝线)绣制于本地所造绸缎上。由于选料、制作认真,成品工坚、料实、价廉,长期以来行销于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省,颇受欢迎。出品多衣裙、被面、枕套、帐幔、鞋帽等实用服饰品。花纹取材,由艺人们根据民间吉庆词句或流行式样,自行描绘绣制。也有部分作品兼用苏绣构图布局及运针设色方法。模仿绘画章

1 / 2






法构图的纯欣赏品绣画较少,民间质朴喜庆气息深刻。当时成都是生产蜀绣的中心。

蜀绣早在晋代就被称为蜀中之宝,而闻名于世,一千多年来,逐步形成针法严格、片线光洁、针脚平齐、色彩晦涩等特点。传统针法绣技近100种,常用的有30多种,如晕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等。各种针法交错使用,变化多端,或粗细相间,或底细绳索合,阴阳远近表现无遗。这些传统技艺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精细的工笔,又善于表现气势磅礴

的山水图景,刻画人物形象也逼真传神。解放以来针法绣技又有所创新,如表现动物皮毛质感的交叉针,表现人物发髻的螺旋针,表现鲤鱼鳞片的底细覆盖针等,大大丰盛了蜀绣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32bc8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