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弊端及应对措施

2023-04-15 07:4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弊端及应对措施》,欢迎阅读!
弊端,核算,应对,优点,措施



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弊端及应对措施

【摘 要】郑州市二七区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于200412月积极稳妥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大力推进财政改革,为实现阳光财政、廉洁型政府做出了有益探索。本文对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弊端和应对措施做了论述。



【关键词】会计核算 优点 弊端 应对措施

郑州市二七区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按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于200412月积极稳妥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大力推进财政改革,为实现阳光财政、廉洁型政府做出了有益探索。从我中心运行4年多的情况来看,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促进会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

1.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融核算、管理、监督服务于一体,把住了单位账户源头、财务源头、制度源头,从源头上制止了财政资金的乱支滥用,将单位财务收支全过程置于财政监督之下,增加了单位财务收支的透明度和自我约束力,杜绝了单位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以及贪污、留、挪用等现象,对财经违纪行为具有威慑、预防、制约作用,有效地控制了滋生腐败的产生.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会计集中核算使资金的使用和核算相分离,有利于控制财政资金的支出,使各单位一切支出均处于财政监控之下,保证财政资金支出的真实性,时刻掌握财政资金的运动和节余情况,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解决了资金拨付过程中的闲置浪费问题,有效防止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实现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终目的。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核算中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由财政部门代管,使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及业绩评定权等从原单位分离出来,改变了以往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消除了会计工作受制于单位负责人的种种弊端,保障了会计人员能相对独立的依法行使《会计法》赋予的




职责,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避免了假账真做,真账假做的现象,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为政府决策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定量分析基础。



4.为部门预算奠定基础实行部门预算,各预算单位必须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分户管理,可以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可靠、翔实的基础资料,从客观上也加大了财政部门推行部门预算的力度。要求单位正常经费按年度预算编制分月用款计划,专项经费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定,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办理,会计核算中心直接将专项资金划拨给供应商。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弊端

大部分核算单位报账员的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质量。会计核算中心与核算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大部分通过核算单位报账员来进行。经调查询问发现,在集中核算的核算单位中,将近有一半的人员无会计上岗证和会计专业技术职称,有的核算单位甚至由临时工任报账员,报账员为纯粹跑腿员



其次,往来款项不能及时清理。由于核算中心人员对各核算单位情况了解较少,加之部分核算单位又不能及时与核算中心沟通,有的往来款项挂了一年又一年,年复日久变成了呆账死账,最终予以核销,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再次,会计核算中心对各核算单位的实物资产不能进行定期清理盘点,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会计核算中心只核算,而具体的财产清查则由单位实施,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特别是固定资产,总帐和明细帐在核算中心,实物由原单位进行管理,出现账实不符,资产流失现象也时有发生,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



最后,会计业务的真实性受到限制.由于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独立于核算单,并且具体办公地点也不在核算单位,不了解核算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核算单位发生的经济事项的知情度较低。有独立的监督条件却不知道业务的真实性而难以很好地实施监督。



三、应对措施

我认为集中核算将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财政




资金的财政管理和会计监管,使财政资金的拨付、使用更加透明、合理,并能根据使用单位需要及时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财政资金监管力度,提升行政单位决策水平,深化源头惩治腐败工作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1.要加强支出监督、严把理财关口。核算中心坚持为政府当好家,为单位理好财的工作宗旨,建立核算单位与核算中心两道支出审核门槛,形成双层有效的监督机制,优化支出结构,节减财政支出,提高使用效益。



2.会计集中核算应与政府采购相结合,使会计的事后监督与会计的事前监督结合起来。管理当局应从实际出发,在招待费、交通费、通讯费、差旅费、津贴、补助、奖金等方面制定科学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开支标准,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工作。



3.会计核算中心要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做到服务与监督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只有服务到位,才能监督到位,只有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才能提高监督水平。



4.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财政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要按照管得住、行得通、效率高的原则建立大额费用审批制度、超指标审批制度、超用款计划审批制度以及预算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政部门要严格界定固定资产范围,使会计中心能够统一固定资产入账口径;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审批制度;健全固定资产账务审核制度等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



5.切实重视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报账会计队伍建设。报帐员作为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具有经单位领导授权的财务管理职能。会计核算中心要负责对单位报帐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加强报账会计队伍建设、提高报账会计整体素质是强化财务管理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而制定报账会计的道德规范、建立遵守职业道德的监督考核机制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报账会计总体素质的保证。



6.加强学习,强化管理,提高中心全体人员整体综合素质。在我国加入WTO的新条件下,单纯的财会知识已满足不了新形势的要求。财会工作者必须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多元结构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要在了解和掌握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增强综合能力。其次是财会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33ed7b5ef7ba0d4b733b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