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论文

2022-03-30 08:13: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地理论文》,欢迎阅读!
地理,初中,论文





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读图识图的一种方法是学生自己动手绘图,绘图不仅有助于学生将地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填图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此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描绘技能的培养。

首先描图,利用课本插图,让学生用彩色笔绘出所要掌握的地理要素,使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简明扼要、表现力强。例如:在学习“各具特色的地区”时,让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用彩色笔描绘出各个区域的分界线,让学生明确各个地区在世界具体位置。再如,在学习“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时,让学生在地图上,用彩色笔描绘出“秦岭---淮河”一线,突出我国南北分布差异的特点,以此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次拟图,依照课本插图或地图进行绘图。指导学生边描边熟悉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名称等,通过多次勾绘,学生对区域的轮廓、海陆位置、海岸线状况就有了深刻记忆,使头脑中的地图形象更加准确,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例如:学习“中国政区”时,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按方位分成七大块,然后教师逐一指图读名,让学生借助地图依次拟绘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轮廓,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让学生勾出北回归线、长江、黄河,提醒学生注意: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哪些省区?长江、黄河各流经我国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自北而南沿海地区有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还可以让学生标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及其简称等。这些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再次,绘简图,这也是我最常用的训练学生记忆地图的手段。用简洁的线条快速地把复杂的地理事物绘成简图。这类图像,只取神似,不究细节,起到精讲多练、发展学生智力的作用。例如:在“长江”的教学中,先用简练的线条把长江干流轮廓画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在图中画出符号,然后让学生轮流在空白的地图上填出流经主要山脉、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和主要支流等的名称。再让学生在图中找出规律,得出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基本特征。

在七年级的教学中,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对于学生来说是初步进行空间思维的过程,学生要想准确的记忆并分辨出来是很困难的,所以这时简绘就十分重要了,我是利用很多节课这些地图的简化图的训练,并逐一指正,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就可以掌握这个图的相关内容。为以后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补图,就是对课本原插图加注一定的符号、文字,以补充其不足,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把相关的地理知识加以分析、综合和迁移,重新组成新的图像,不但使繁杂的地理知识成为简单的直观图像,而且课唤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布置一些绘图练习,使学生养成随手画图的习惯。譬如,让学生根据当地各月气温、降水量资料,自己动手绘出当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并会分析此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通过以上方法的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明显得到提高。通过绘图练习,有意无意地将一幅幅图像输入学生大脑中去。通过绘图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的整体学习地理的能力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穿插一些情景教学在其中进行配合,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渐的转向了主动学习当中来,也为学生学习地理指出了一条相对比较合适的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43513f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