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楚蔑洛夫与朝阳川嫂子形象分析

2022-04-16 21:0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奥楚蔑洛夫与朝阳川嫂子形象分析》,欢迎阅读!
洛夫,朝阳川,嫂子,形象,分析

奥楚蔑洛夫与朝阳川嫂子形象分析

作者:牛立亭

来源:《成才之路》 2019年第26



牛立亭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李店中学,甘肃 通渭 743300

要:警官奥楚蔑洛夫围绕是不是将军家的狗,变了五次脸,对狗和金匠的称呼也一次次发生变化。朝阳川嫂子八面讨好富有的亲戚,冷眼、歧视贫穷的亲戚,只有在需要出苦力劳作时,才会想起可怜的穷亲戚。不同的国度,相近的性情,二人的阿谀谄媚、见风使舵和变色龙的本质,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文章结合作品内容,对奥楚蔑洛夫与朝阳川嫂子的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奥楚蔑洛夫;朝阳川嫂子;形象;分析;阿谀献谄;见风使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6-0074-02

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因此,对小说的教学就要把握对人物形象分析的重心。人的性格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但任何人的性格都是由正反两极的性格元素构成的。有真的一极,也有假的一极;有善的一极,也有恶的一极;有美的一极,也有丑的一极。这样才形成了人物扑朔迷离、色彩缤纷的性格世界。因为社会充满了矛盾,所以人的性格也必然充满矛盾,是矛盾的集合体。作家契诃夫在他的小说《变色龙》中,就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阿谀讨好权贵的矛盾体:奥楚蔑洛夫的变色龙形象。同样,作者林元春在他的《亲戚之间》中,也塑造了一个矛盾体:爱富厌贫、八面玲珑的朝阳川嫂子的形象。这两个形象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以便为教学提供参考。

一、人物形象在用自己的语言讽刺自己中得到完美展现

文学作品中,讽刺语言的方式各种各样,但都莫过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来得干脆、有力。不妨看看,两位主人公是如何通过打自己耳光来展现自己的。

奥楚蔑洛夫针对是不是将军家的狗,前后五次变脸,对狗的称呼也一次次发生变化,由“疯狗”到“下贱货”到“名贵的狗”到“狗是娇嫩的动物”再到“野狗”,最后又是一条“挺伶俐的狗”。这只用三条腿走路的狗之所以由贱而贵,完全是因为他的主人是谁的缘故。奥楚蔑洛夫出于献媚心理,对一条狗都大加称赞,如果能见到将军本人,就不知道该怎么献媚了。

围绕是不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出尔反尔、反复无常、自相矛盾。在他的心目中,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足轻重,狗的品种、地位、命运完全随着它是否是将军家的而发生改变,就连赫留金的手指头以及天气都是这样的。通过人物矛盾的语言,人们可以窥探到他的内心世界,能够认识他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谄上欺下的丑恶本质,从而对他嗤之以鼻。这是作者在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讽刺人物自己,从而勾勒出这一变色龙的形象。不仅如此,作者还为奥楚蔑洛夫精心设计了美化自己、炫耀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嘲讽、奚落。例如,在故事的开端,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大声嚷道:“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他那摆大官架势、小人物充大人物的可笑样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朝阳川嫂子对穷亲戚的一个称谓,就把自己那种轻蔑、不屑、浅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小把戏们”是多么轻微的称呼,似乎他们都不值得一提,就因为他们穷,所以才会被冠以“小把戏们”的“美誉”,而这也正是朝阳川嫂子的“精明之道”。为什么要让穷亲戚出现在吃喝的场合呢?正如铜佛寺嫂子“吃吃喝喝的场合她总是避开,也没人提起她,可是一到需要人手或碰到脏活累活的时候,她就被人们记起并且马上被请出来”一样,富亲戚吃喝的场合是不需要穷亲戚的。铜佛寺嫂子的那句“同是李家门下,有的家有亲戚,有的家就没有亲戚”就是很好的证明。

此刻的朝阳川嫂子,想的是要铜佛寺嫂子来干活儿,竟冠冕堂皇地拿出奉承富亲戚的“孝心”来谴责铜佛寺嫂子,而这“孝心”的背后,是自私与狭隘。在与自己利益相冲突时,便想到了那可怜的穷亲戚并巧妙地掩盖起她那善变的嘴脸。

好一个朝阳川嫂子,为了女儿嫁妆上的刺绣,不惜屈尊请“我”,而以前,因为家庭的变故,家道的衰落,她已十几年与“我”不通音信了。而见到“我”的那份“殷切”,真是热情得令人难以接受。更难以让人接受的是,十几天来辛辛苦苦的刺绣活儿,在众多亲戚面前,竟成了她女儿的手艺。当女儿慌慌跑来告诉“我”她爸爸官复原职时,朝阳川嫂子的那份“虔诚”以及道歉时的低眉下气(“妹子,这些年来嫂子一分钱也没帮过你……”)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由贫而富的铜佛寺嫂子,竟第一次得到了朝阳川嫂子的邀请。“铜佛寺嫂子,大家都要看新娘子准备的礼缎,把箱子打开了,你也来看呀!”由富变穷再到丈夫官复原职,朝阳川嫂子由以前的亲热变为十几年不往来再到向“我”道歉,态度变化是多么“明朗”啊!

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人物自己打自己耳光,使其令人作呕的形象跃然纸上,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更加清晰

高尔基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是“文学的第三要素”。有了它,人物的性格得以顺利形成和发展;没有它,将会使作品窒息,人物形象夭折。这两篇小说的共同之处是情节动人,一波三折,人物形象也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更加清晰。

围绕是与不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进行五次变色表演。实际上,奥楚蔑洛夫只有两种面孔: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帮助赫留金,置狗于死地;是将军家的狗时,他盛赞小狗,责骂赫留金。这中间,仅仅通过其他人的插话和奥楚蔑洛夫的表演进行,情节并不复杂。然而,正是在这不复杂的情节中,奥楚蔑洛夫这一变色龙形象才更加清晰。

奥楚蔑洛夫的第一次讲话,表现了装腔作势、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第二次讲话,表现了他的尴尬窘态和第一次变色;第三次讲话,表现了他一面要“变”,一面又要竭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并极力把自己打扮成赫留金的保护人;第四次讲话,表现了他这一次变色比上一次更甚,不仅表现出胆怯,还有谄媚逢迎的特点;第五次讲话,表现了他的武断,根本不是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第六次讲话,辛辣的讽刺达到高潮,彻底暴露他的奴颜和媚骨。作者精心安排奥楚蔑洛夫的六次讲话,目的是让他充分表演,彻底暴露他那善变的丑恶嘴脸。

随着铜佛寺嫂子家境的一日日变好,铜佛寺嫂子在朝阳川嫂子眼中的地位也一日日提高。她也由过去只在需要劳动时被朝阳川嫂子想起,而变成了主动地被邀请。由过去吃喝的场面上不请她,而变成了被请的对象。地位的尊卑,全是因为家中经济条件变化而引起的,而这一切,恰好是朝阳川嫂子认为该不该与她们来往的重要条件。朝阳川嫂子虽然在整篇文章中出现并不多,但对勾勒这一形象已经够了,仅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一个善变、逢迎、圆滑的人物形象便出现在读者眼前。


虽然,奥楚蔑洛夫与朝阳川嫂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二人所处的地位不同,时代不同,因此,又有本质差异:奥楚蔑洛夫是沙皇统治时期统治阶段豢养的一条走狗,阶级本质决定了他的逢迎善变,阿谀奉承;而朝阳川嫂子则是农村一个富有的女人,生活的圈子决定了她爱富嫌贫的人物的性格。当然,最根本的还是二人所处的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国风民情的不同。

总之,小说是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学体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人,都一定处在复杂的充满矛盾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某一点上,都必然反映着社会关系两极的对立和冲突。世界上没有绝对纯一的、只反映社会关系一极的抽象的、孤立的人。人的性格正因为有这样丰富的矛盾内容,才成其为人。文学的价值在于反映人类及人类社会,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目的的文学样式,在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中,人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分析人物形象也就成为小说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奥楚蔑洛夫与朝阳川嫂子形象进行分析,以便为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适丽.《变色龙》与讽刺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03).

[2]杨晓红,姜涛.《变色龙》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8(05).

[3]孙丽莉.中学语文小说教学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8.

[4]于航.人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小说的解读[D].鞍山师范学院,2018.

[5]鲁金芝.以初中语文小说阅读为例探究教学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8.

[6]张鹏.小说阅读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路径探析——以《变色龙》为例[J].语文,2017(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9a347f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