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知识点复习+试题精练

2022-09-16 12:0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夜上受降城闻笛》知识点复习+试题精练》,欢迎阅读!
受降,精练,知识点,试题,复习



《夜上受降城闻笛》知识点复习+试题精练



夜上受降城闻笛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

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课文知识过关梳理 ㈠课下注释

①选自《李益诗注》受降城,指西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一说,指唐代灵州的受降城,故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李益(748-29,字君虞,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后迁河南郑州,唐代诗人。

②[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回作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

③[征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内容理解】 ㈠主题思想

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㈡理解性默写

⑴《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






如霜。

⑵《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㈢重要问题探究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

①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为下文思乡做铺垫。

②情景交融:诗的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做铺垫。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试题精选

1.对《夜上受降城闻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上受降城闻笛》沙似雪、月如霜,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法,无垠的沙漠如同积雪的荒原,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写出了沙的洁白、月的寒冷。

B.《夜上受降城间笛》开头两句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所见的景象,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C.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 D.“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答案】






B开头两句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时所见的景象,但是没有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只是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

2.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的诗作。

B.“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一幅边塞雪夜的独特景色。 C.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正面写情。 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答案】B。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图。 3.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 B.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

C.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

D.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

【答案】B。为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b5d32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