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永寿”

2022-12-25 19:3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金石永寿”》,欢迎阅读!
永寿,金石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承办的“金石永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第三届院展暨国际邀请展,于 2014725日――201485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参展作者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为主,兼及港、澳、台地区和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杰出篆刻家 100余位。这些作者是全国各地及海外杰出的老、中、青篆刻家代表,他们以往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和参加过各种重大的展览,并在每次展览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这些篆刻作品,代表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的创作水平,同时也代表了当下篆刻艺术整体的创作水准。

“金石永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第三届院展暨国际邀请展是继中国篆艺术 2008年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 “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和2009年在北京恭王府举办的“江山多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篆刻艺术精品展”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展事。本次展览创造性地推出了几个新的亮点:首先这次展览是中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新一届顾问、研究员以崭新的面貌和新近创作的作品向社会的一个汇报和总结;另外本次展览特别邀请了国际上非华裔篆刻家的作品,通过展示不同国度和地域的篆刻艺术风貌,探寻篆刻艺术在国外的发展和流变;第三,在展览展示方面,突破以往单一展示篆刻作品的形式,增加了参展作者的书法作品,展示篆刻与书法的紧密联系和篆刻家坚实的书法功底;第四,增设了篆刻作品设计草稿的展示,便于篆刻艺术爱好者清晰地了解篆刻创作过程,有益于篆刻艺术的普及和教学;第五,在国际邀请展展厅专门设立了各国印文化工具展示区,展示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具有强烈民族特点的印谱、印材等工具,如日本的漆器印章、新加坡的陶质印章以及来自泰国的泰来石等;第六,展览设立了钮制作品的展区,表现篆刻艺术“印章美、印钮美和印材美”的“三美合一”,传达篆刻艺术立体美感。展厅设计在承继以往书斋式展厅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意:展柜一律设计成书房中的书案形式,表现出篆刻艺术浓郁的文化气息。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自 2006年始业已成立八年。在这八年里,中国篆刻艺术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下为中国篆刻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凝聚了海内外一大批优秀的篆刻艺术家,是当今篆刻艺术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2007年,中国篆刻艺术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篆刻艺术硕士点,招收了中国第一批篆刻艺术硕士,而今已有百余名篆刻艺术硕士和研究生班学员。中国篆刻艺术硕士点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篆刻艺术开始着力于艺术学科的构建。2006年始,中国篆刻艺术院举办了多次具有专业影响和社会影响的篆刻展。例如: 2006年在意大利举办了中国印文化艺术主题展; 2008年在中华世纪坛举办了 “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2009年在北京恭王府举办的“江山多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篆刻艺术精品展、中日篆刻艺术展”2011年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天翰云章金石永年――骆篆刻书法艺术展”2012年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印”的世界――骆

篆刻书法艺术展。这些展览以超前的理念和新颖的设计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金石永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第三届院展暨国际邀请展是对篆刻艺术和参展篆刻家的一次全方位的展示,是中国的篆刻艺术走向国际的又一次深化。展览为篆艺术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观摩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带动全国篆刻艺术平的提高;有利于激发篆刻家的创作热情,对当下篆刻艺术导向的引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bea6d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