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2023-03-04 23:08: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欢迎阅读!
高产,生产技术,花生,高效,绿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作者:袁晓霞

来源:《农家科技2019年第03

要:花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文章主要介绍了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 关键词:花生;种植;绿色高产高效

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包括花生绿色生产、高产高效栽培和机械化生产等三部分内容,是花生生产提质增效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技术内容。大力推广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是花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种植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花生绿色生产技术

1.选用优质专用新品种。优质专用品种是提升花生质量的基础。一是选用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确保花生品质优、更益于人体健康、耐贮藏。二是根据用途选用高油、山东大花生、高蛋白或特色花生等专用花生新品种,增加专用花生产品产量,有效提高产业整体效益。三是选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花生新品种,提高花生抗逆能力和适应性。

2.绿色防控。运用各种防治技术,安全、经济、有效地将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有效减少农药用量和残留。一是通过耕作栽培措施或利用选育抗病、抗虫品种防治有害生物。二是利用生物农药或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繁殖,减轻其危害。三是按照花生的生长发育要求调节生态环境,既促进花生生长发育,又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四是采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化学农药,规范使用方法,有效防治有害生物。五是利用物理素、机械设备及现代化工具等来防治有害生物。

3.防止污染。减少各种投入品,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确保花生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灌溉水质要符合农田灌溉水卫生标准,水渠(管道)无污染源。二是有机肥料要充分地堆制腐熟,50℃高温腐熟最好。化学肥料限种限量使用,少用或不用硝态氮。三是选用诱导期适宜、展铺性好、降解物无公害的降解地膜,禁用聚氯乙烯地膜。四是除草剂选用(精)异丙甲草胺乳油,禁用乙草胺。五是选用烯效唑、壮饱安等新型植物调节剂,禁用丁酰胺(比久)和矮壮素。六是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禁止使用有机氯、高毒有机磷农药。七是花生生长后期遇旱适度灌溉、遇涝及时排涝,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及时干燥;清选后安全贮藏,控制贮藏和运输条件,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 二、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两熟制高效栽培。两熟制栽培能够显著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花生种植面积,是用地养地、解决粮油争地矛盾的重要途径。我省两熟制花生栽培的前茬作物主要是小麦或大蒜、马铃薯等夏收作物,主要栽培模式:一是夏直播花生。主要采用垄作覆膜、大垄双行栽培模式,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保土壤疏松、还田秸秆细碎、墒情适宜、密度合理。一般垄距85厘米,垄高1012厘米,垄面宽55厘米,垄上小行距35厘米。双粒穴播,亩播1000011000;单粒精播,亩播1500016000粒。二是玉米花生宽幅间作。玉米花生宽幅间作能够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并适宜机械化生产。主要栽培模式为34模式,带宽350厘米。3行玉米,行距55厘米,每亩4000;2垄花生,垄距85厘米,垄高10厘米,12行,小行35厘米,双粒播,每亩5400穴。玉米与花生间距为不小于60厘米。 三是棉花花生宽幅间作。棉花花生宽幅间作利于棉花通风透光,能够显著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同时,因棉花植株不很高,对花生遮荫影响较小,综合生产效益较高,是花生宽幅间作较佳的种植模式。主要间作模式为46模式,带宽460厘米。4行棉花的行距分别为507050厘米,每4000;36行花生,垄距8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每亩8000株。棉花与花生间距为50厘米。

2.节水省肥高产高效栽培。花生生产资源节约主要指水肥的高效利用。花生节水省肥是花生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满足花生生长发育的需求,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内容。一是节水栽培技术。采用增施有机肥、深松深耕、平整土地、 三沟配套等耕地整地措施,扩大土壤蓄水容量,减少径流,提高自然降雨利用率;采用抗旱耕作、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经济灌溉等保墒节水措施,提高水分利用率,满足花生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二是省肥栽培技术。采用深耕深松、压砂换土、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等改良土壤措施,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是藏粮于地的主要内容;采用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分层施肥等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达到减少使用化学肥料数量的目标。三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按花生的水肥需求规律,通过可控管道系统直接输送到花生根部附近的土壤供给花生吸收,能够精确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具有节水、节肥、节地、增产、增效等优势,是一项应用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新技术。

3.优化群体质量栽培。花生高产,良种是基础,优化群体质量栽培是途径。一是提高种子质量。精选种子要做好一晒两选,确保种子饱满、均匀、活力强。发芽率≥95%,纯度≥98%,使每粒种子都具有相同的高产潜力。二是提高播种质量。采用平衡施肥、深耕深松、精细整地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要足墒播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打好高产群体基础。要单粒精播,深度适宜、均匀一致,确保胚轴长度适宜,子叶节出土(膜),打好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的基础。三是提高幼苗质量。苗期要保持适宜的土壤墒情,防旱防涝,防止分枝延迟发生或徒长,确保花芽正常分化。第一朵花开放时,单株总分枝数应达到910条,每亩总分枝达到13万~15万条。四是促进开花下針。开花下针期要保证适宜的土壤墒情,促进开花下针,提高成针率和入土率;要中耕培土,扩增结实层,确保足够的有效果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f20a3b5a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