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探析

2023-05-27 20:4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探析》,欢迎阅读!
探析,成因,对策,防范,风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探析

作者:孙红侠

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8

[摘要]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为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它的存在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索经营风险的成因,探寻控制经营风险的措施,对于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营风险 表现形式 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047-01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为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它广泛地存在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营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最终也会影响到企业长久的生产和发展。 一、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政策的变化对行业、产品的影响。国家制定的各种产业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如果国家政策对某一行业是政策扶持的,相关企业的产品市场销量良好,行业盈利空间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国家对该行业实行限制发展的政策,就会抑制该行业的发展壮大,行业盈利空间就会降低,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就会增大。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本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比如本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本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投放能否满足市场的需求,消费者消费行为偏好的改变以及本企业的产品在技术、质量、服务、销售渠道及方式等方面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风险的变化。 (三)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企业管理者因为管理水平的缺失而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比如说由于现金预算的编制不合理而造成现金溢余或短缺的风险,由于企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制定不科学给企业带来坏账损失的风险,以及由于存货决策的不合理进而造成存货积压,或者出现存货短缺进而出现停工待料的风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因为财务管理不善进而导致企业破产倒闭的风险。企业要发展壮大不可避免地要对外借债,债务负担要求借款企业按期偿还本息,如果借款企业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没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也没有及时筹措资金的能力,则企业可能面临因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带来的破产倒闭风险,这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的经营风险。 二、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树立风险意识

经营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因此在企业中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要树立风险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与应变能力,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和岗位都要关注本部门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进而想方设法将经营风险在本部门降到最低。比如产品研发部门应根据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行为偏好研发出更新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产品推广部门应采用多样的宣传媒介加强对本企业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从而不断提高新产品的市场知名度;销售部门制定形式多样的营销策略促进新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的逐步增加,逐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而达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目的。 (二)善于评估风险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风险都是无处不在的,但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进而控制风险。切实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经营风险。经营风险的大小和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有关,一般来说,经营杠杆系数与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成正比例关系。而影响经营杠杆系数大小的主要是企业的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水平,产品的边际贡献越大,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水平越高,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小,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因此企业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提高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进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积极预防风险

经营风险的防范,要采取积极对策加以应对。为了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企业要留出足够的货币资金以备偿债;为了防止现金短缺,企业要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量以满足企业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等;为了防止应收账款发生坏账,企业要从信用标准的制定到信用期限的设定以及收账政策的制定等方面进行积极应对,尽可能降低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为了防止出现停工待料的风险,企业要科学确定合理的存货采购量,并要保持一定数额的保险储备量以备不时之需。

(四)规避和转嫁风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风险也是可以转嫁的。规避风险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对那些与国家政策法规相违背以及不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坚决远离,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更为持久。比如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则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企业要坚决予以回避;对企业中比较贵重的资产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嫁风险,比如企业花费重金购买的生产线以及各种各种运输工具,通过购买财产保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则可以得到一部分补偿,从而将企业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玉茹.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J].当代经济,2012 06.

[2]李海林.试探企业风险的成因及其衡量[J].对外经贸,201309. 责任编辑:彭海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07a99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