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2022-03-30 22:14: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学设计】《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原理,电池,工作

《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②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诱导、实验探索、现象比较等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常用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敏锐

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②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方程式书写 教学难点: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 法学法:

教法:以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学,采用引导、发现、探究教学模式。

学法:学生主要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展示:





在黑暗中给人家带来光



让人和人的距离变得更



小,

留下世间一切美丽的画卷

师:他们都有电池,所以都能放电。 交流更方便

展示:



思考:大家能将美味的橙子和上面的手电筒、手机、照相机联系在一起吗,能象它们电池一样放电吗?

见证奇迹:




现象:电流计发生偏转,有电流产生,为什么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新的知识---原电池。 实验探究----气泡穿越小魔术

学生:实验、观察、对比、总结

思考: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2化学上我们学过的哪类反应与电子转移有关? 3、我们设计原电池时要选择哪种类型的反应? 师:分析、引导、总结

思考:1.在反应中哪种物质失去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2.电子怎样从Zn转移到溶液中的H+ 3.溶液中的离子怎样移动?

课堂小结:

学以致用:



师:分析水果电池的原理 板书设计: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一、原电池概念

1.定义: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

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2H++2e-=H2(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Zn2+ +H2 ↑(氧化还原反应 作业:

1《课课练》P401246[巩固知识的作业]

2.课外实践活动:利用苹果、柑橘、等水果尝试制作原电池。[趣味性作业,提交作业形式的改变]

3.上网查询,发展中的化学电源种类及应用。[第二课时的准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11f3ec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