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日、韩、越的传播及反哺现象探究

2022-04-25 02:5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字在日、韩、越的传播及反哺现象探究》,欢迎阅读!
汉字,反哺,探究,现象,传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汉字在日、韩、越的传播及反哺现象探究

作者:管洁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5

;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汉字的发明及传播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汉字也经历了广泛传播、极力抵制及不断吸收的过程,本文想通过汉字在日、朝、越的传播及发展,以反哺现象探讨文字与文化的流动性。 关键词:传播;抵制;吸收;发展;反哺

作者简介:管洁(1980-),女,陕西渭南人,兰州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应用日语专业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教育与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5--01

作为世界四大古国的中国在距今8000年前创造了汉字的雏形,并不断地发展、巩固和完善。在古代作为文明传播至日、韩、越等国,对这些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入近代以后,开始出现文字、词语的倒流,这就是反哺现象,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文化的反哺现象的发生却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国力强弱而产生的。 一、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的传播 (一)对日本的传播

据传汉语传入日本之前,日本曾经有过自己的文字却没有流传下来,但是这种说法没有书面的证据支持。虽然早在公元1世纪汉字已传入日本,但是汉字传入后并非意味着汉字已经同时在全日本各地广泛推行认读及使用。据说在日本奈良出土的方格四神镜上,工匠所雕刻的十二属相与中国的十二属相排列顺序及有些字形并不相同。由此可以说明当时的日本人尚未认识到汉字是一种文字【1】。直到公元4世纪,随着日本大和政权的建立,日本进入文字、文化启蒙期,日本人开始学习并使用汉字记录各种事件与邻国进行交往。 (二)对朝鲜的传播

据《尚书大传》卷三: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不箕子囚。箕子不忍周不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纪来朝。2】这大概是说周初,武王灭商以后就封商的忠臣箕子于朝鲜,但不以他为臣。另据【3】《朝鲜历代史略·箕子纪》说:初,箕子东来,中国人随之者五千,诗书礼乐你,医巫、阴阳、卜医、百工、技艺,皆从之而来。既至,言语不通,译而知之。国号朝鲜,都平壤。战国时期,北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341fa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