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022-03-21 04:12: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欢迎阅读!
素养,学科,语文,核心



浅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进行学科教学,对学科基本素养的理解是前提,学科素养指代的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独立思维,针对具体学科,又有更为细致的划分。核心素养的核心重视的是如何运用知识并且如何运用知识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所需要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利用各个学科的综合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其核心素养的形成。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普遍认为其表现是听、说、读、写、思,五项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点,除了这些基本的知识能力要点外,还有必要把审美能力、文化传承等纳入到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中。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只有将核心素养融于学科之中并贯穿于学科教育的始终学科素养的培养才不会迷失方向,核心素养也才能落到实处。

回归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全面培养才能有效的培养小学生语文心素养并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听和说是在口头表达方面的运用,读和写是书面表达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是相互联系而且还要其独立性.一方面,听和读是对语文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说和写是读语文知识的运用和表达.因此这四种技能是紧密相连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四种基本能力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对其单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一,听、说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规定,一定要认真细心倾听别人的讲话,并且及时理解说话的内容,是小学生重点培养目标,在普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听和说来学习知识,一旦学生听和说的能力不足,直


接会影响成绩水平,学生只有在上课的时候听力集中,才能接受教师所讲授的语文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基本的.

第二,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标规定,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文章的字词句进行教学,复述和默读的训练能够让小学生自然地掌握词语,并且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能够给文章分段概括其中心思想。新课标的要求规定,阅读和默读是针对高年级学生的重难点。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严格要求学生多背诵、多复述。反复阅读,而达到会背,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写作(写字)能力的培养。新课标规定,小学生要以写记叙文为主,并且也要学会写应用文.应指导学生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写作习惯,注意观察生活,记录变化.在每次写作之前带领学生观察、寻找特点,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将老师所规定的“要我写好”转化为“我要写好”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写“请假条"“书信”等应用文,并教会写作格式。在写字方面,书写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小学生的写字要求是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并且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按照笔顺要求书写,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

针对这四种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梳理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四种能力表现,即阅读理解力、语言表达力、思维发展力、文化感受力.在实际课程中,这四种能力不是简单的罗列与组合,而是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阅读理解是用思维去释义,运用“言"理解“意”。语言表达是用思维去表达,运用“意"表达“言"。语言表达力、思维发展力、文化感受力都以阅读理解力为基础,并在个体的言语经验建构中得以实现。理解与表达的过程,既是对语理的理解,对思维的训练,又是在领会母语特点前提下对审美体验


能力的提升,包含有文化的认同与理解.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这“四力”不是一个一个单独施行,更不是一个一个单独实现.在任何时候,采用任何方式,都是综合推进,整体发展的.



五年一班 沈美 201832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4615fa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