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词有声语言创作方法

2022-09-19 03:1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古诗词有声语言创作方法》,欢迎阅读!
古诗词,浅析,有声,创作,语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古诗词有声语言创作方法

作者:甘露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8

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在进行有声语言创作之前,首先需要对语音语义进行理解把握。了解了文字的语音语义,还需要结合全文了解整个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在创作过程中,更要结合不同段落的具体内容,产生内心感受,最后形之于声。在学习《木兰辞》以及对其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过程中,我切实收获良多。 第一章 穿越时空,理解背景

对诗歌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时,恰切地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必要的。《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的是一名叫做木兰的家中长女面对可汗点兵,勇敢地挺身而出,代替父亲从军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有为国打仗的战争场面,更有着为家担当的赤子之情。

在《木兰辞》这首诗歌中,本就有很多句子在交代故事背景。这些叙述故事背景的语言不仅是在给有声创作者的我们介绍故事背景,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时传达给受众的故事背景。所以理解这几句话,运用恰切的形式来表现这几句话也颇为重要。在进行这几句话的有声语言创作时,在脑海中建构了电影里的大全场景,以一种描述宏观场景的态势来进行有声语言表达,试图让听众能够在听的过程中心里建构起时空场景。

在国、家两重背景下,木兰终于挺身而出,即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致此,木兰的形象得到确立,对父亲爱,对祖国忠的巾帼英雄形象一下子呈现出来。木兰的形象是在大背景里产生出来的,所以在朗诵这句话的时候不可和前面的话分割,要由因及果地推送过来。 第二章 感同身受,注重细节

在对《木兰辞》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过程中,要秉承着用心感受,不同段落具体分析,注重对细节把控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木兰辞》当中有很多细节描写,也正是这些细节让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让故事更有层次。在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过程中,这些细节是万万不可忽视的。《木兰辞》的开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唧唧是叹息声。木兰当户织,却不闻机杼声,这暗示木兰此时已无心织造。唯闻女叹息,进而暗示木兰内心忧思深重。开篇的两句话看似对整个故事的情节走向影响不大,实则奠定了木兰开篇的情绪基调。这两句作为开篇,也是迅速把听众带到情景里的两句话,倘若这两句处理的不好,受众也就不能快速进入故事了。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两问实是一问,出以排比,便扣人心弦。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问得那样关切,回答却如此平静,可见木兰性格之沉着,亦意味着木兰内心之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8f704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