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 知错犯错”的成语

2024-03-16 12:04: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 知错犯错”的成语》,欢迎阅读!
知错,犯错,成语,有关

有关“ 知错犯错”的成语

1.一意孤行

【拼音】yī yì gū xíng

【释义】: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正确意见,独断专行。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2.执迷不悟

【拼音】zhí mí bù wù

【释义】:对事物分辨不清,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

【出处】唐代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3.重蹈覆辙

【拼音】chóng dǎo fù zhé

【解释】: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出处】:南朝范晔《后汉书·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4.将错就错

【拼音】jiāng cuò jiù cuò

【解释】:指事情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 【出处】:宋代释悟明《联灯会要·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5.明知故犯

【拼音】míng zhī gù fàn


【拼音】:明明知道不对,却故意违犯。

【拼音】:宋代禅宗著作《续传灯录》“师曰:‘知而故犯’ 6.一误再误

【拼音】yī wù zài wù

【解释】: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 【出处】:元代脱脱和阿鲁图《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7.屡教不改

【拼音】lǚ jiào bù gǎi

【释义】:经过多次教育,仍重复自己的错误,拒不改正。 【出处】:明代沈德符《野获编·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8.怙过不悛

【拼音】hù guò bù quān 【释义】:解释指坚持错误不改。

【出处】:清代林则徐《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倘再执迷不悟,不肯尽数缴呈,妄思存留售卖,是其有心违抗,怙过不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b00bb3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