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随笔

2022-04-08 02:3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季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四季

四季随笔

A春华篇

一不小心,大意的人们把冬天丢了。

冬季的雪早早的化了,可春雪却又来了。那冬季的茶香也穿越了冬日缓缓的进入了春天。

窗外又是一场厚实的春雪,那雪的势头绝不亚于冬雪。正可谓皑皑春雪落凤山,野鸭戏水凌河湾,龙城喜得迎春雪,银妆素裹候春还。

又是午后一杯闲茶,枭枭的茶香沁入肺腹。

恍如一夜间,春迈着四四方方的步子出现在人们跟前。河面的冰被隔蚀了,河边的小草悄悄的孕出了春芽,岸柳泛出了淡淡的绿,远山也显的与以往不同了。

春天是什么?春天是希望,春天是人人心中的美妙梦想,更重要的是春天孕育出春茶的芽和上好的茶叶。 朦胧之中,我嗅到了新茶的香气,下意识的喝了一大口茶。这味道与冬天不同,香得你活力四射、精神焕发,仿佛五十年积淀于身的历史尘埃一下被抖落的精光,接之而来的是一身的轻松和一腔的愉悦。这是一种鲜有的感觉。

年届不惑,感悟颇多,但要说清这些感悟还真的不易。

人们常这样形容人生:零岁哇哇出场,十岁快乐成长,二十岁为情彷徨,三十岁基本定向,四十岁拼命打闯,五十岁回头望望,六十岁告老还乡,七十岁搓搓麻将,八十岁晒晒太阳,九十岁躺在床上,一百岁挂在墙上。生得伟大,死得凄凉。这样的描述未免有些消沉,但是却极为简洁明了,不失为天才的发明。但我不想随声附和,来一段积极点的可能更好:零岁闪亮登场,十岁快乐成长,二十岁斗志昂扬,三十岁成为栋梁,四十岁年富力强,五十岁成熟稳当,六十岁鏖战沙场,七十岁精神矍爽,八十岁老当益壮,九十岁豪情万丈,一百岁稳坐厅堂!人如果活到这份上,那叫一个牛! 人生各有追求,而我的追求再简单不过了,那就是能喝上一杯可口的清茶。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也!弹指一挥间,五十年过去了,不知不觉中步入了老年的行列,多少往事,历历在目。人生就象一条河流,奔腾向前,永不停歇;人生又如一首诗歌,写满了悲欢离合和许多挥之不去的喜怒哀乐;人生如同一张白纸,任你添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和画图。。。。。。人生的历程,就象大自然的气候一样,既有阳光灿烂,也有暴风骤雨,既有一帆风顺,也有逆水行舟。人的一生,必然会经历失败、不幸与挫折。失败一次,对成功的内涵则会透彻一层;不幸一次,对人生的理解就会加深百倍;挫折一次,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感悟万千。任何时候,不管你的人生道路处于高峰或跌入低谷,那都是暂时的,要笑对人生,做到得意时坦然,失意时泰然。处于顺境时不要得意忘形,处于逆境时也不要灰心丧气。 转眼进入了五月,门前的树唰的一下全绿了,草也哗的一下全从地下钻了出来,百花争艳的春来了,世界的色调一下由枯黄转为嫩绿。

此时品茶的感觉自然也与冬大不相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昂扬向上的感觉,是经历了严冬的蜷缩进入仲春后伸展的感觉。而此时南方的春茶也以开采,炒茶制茶的茶农们此时正在炮制着嗜茶人的涎津,茶连接了中国的南北,也贯通了整个世界。 C夏躁篇

太阳变的毒辣起来,阴雨天不时的眷顾这个世界,闷热和潮湿如期而至。

路上的行人打起了遮阳伞,冷饮店和路边烧烤生意红伙起来,早晚人们成邦成伙的出来乘凉,人们的情绪变得有些燥,车站、商场、公共汽车上弥漫着浓浓的人的汗臭味儿。 夏天到了。

这个夏天雨水相当丰沛,窗外的湖水达到了最高水位,不停的翻滚着浪花,并且还在涨着。与以住不同的是,湖里的水不再清澈,而是比以往浑浊的多。水标示着夏的到来,也展现着夏的力量。北京发了大水,贵州等南方多地也发了大水,一些人因水而亡。而朝阳则不同,久违的水终于来了。与庄稼绝收大半的2009年比,朝阳简直是换了人间。


送犬子乘车回上海的路上,他很唐突的问我:“这山怎么这么绿呀!”我不假思索的回答:“因为今年不缺水。看来他也好久没见到家乡的山有这么美了。这就是秀美的朝阳,我禁不住为此自豪起来,可谓“有雨的朝阳赛江南,无雨的朝阳火焰山”。

夏天喝茶与其他季节是有别的。夏季饮茶不单单为了提神,更是为了解暑。在那一个个夏夜,当你热的难以入睡时,不仿泡上一壶茶,一杯接一杯的喝,直到浑身是汗,汗出透了,身子自然就凉了下来,心也静了下来,整个人仿佛漂了起来,此时的你可以尽情的追忆从前,也可以在这份惬意中畅想未来,享受完茶带来的美好后,人就会带着这份美好进入梦乡。

记得几年前我家楼上有一套阁楼,阁楼外面还配有二十多平米的阳台,每当夏季到来,我便在阳台上种些花花草草,有时种上一架葫芦。那时的一些夏夜就是在葫芦架下的茶饮中渡过的。喝着茶,看着满天的繁星,闻着身边花草的香气,产生了溶于自然的感觉。 夏是秋的前奏,夏的热烈中孕育着一种若隐若现的衰败。

D秋实篇

秋是金色的,提起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秋代表成熟,秋属于果实,秋是收获,但同时也会联想到秋也是凋枯和衰败,正如林语堂先生在《秋天的况味》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她“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

但我所感受到的这个秋绝不如此低调,因为我看到了金秋挣扎着的美,不们你看啊,那漫山遍野的成熟了的庄稼,那姹紫嫣红的山林,那艳阳高照的原野,那挂满枝头的累累硕果和农民们的古铜色的笑脸,勾画出一幅何等的美景啊。只要心中充满美好,你所感受到的绝不会仅仅只是低沉的情调。

这个秋季,我喝的是金黄色的茶汤,因为杯子里沏的不是茶叶,而是藏红花。只需放上十几片花瓣,满杯的水便唰的一下变的金黄金黄,沏过四五次那金黄色仍不减退,真是神了。这藏红花的气味与茶的香气不同,无涩无苦,只是微微的甜和入肺入神的香,抑或有点油腻般的香,细细品来,妙趣横生。品着这不是茶的茶,我在想,为什么茶能远播全球,而藏红花却默默无闻呢?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能令人们趋之若骛呢?对于茶文化涉猎不深的我一头雾水。于是就上网来查找答案。

藏红花原产地中海和阿拉伯地区,后被引入中国种植,并被国人认定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压、降血脂、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去痤疮、通便、活血化瘀、通络、凉血解毒、消炎止痛、排毒养颜、促进睡眠等功能,尤其是对女性养血活血具有良好的效果。据传,武则天也常把藏红花当茶饮用来美肤养颜。以此看来,红花简直成了无所不能的神花,这怎么可能呢?还是不去深究的好,免得因噎废食。只管傻傻的去享受这极俱诱惑力的金黄色玉液吧,感觉好比什么都强,反正也不会天天喝、年年喝。 D冬韵篇

农历的腊月初九,意味着北方最冷的一天过去了,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却下起了小雪,染的大地一片霜白,干旱了许久的冬天终于盼来了降水,尽管这水是凝结了的。

忙碌了一年,突然产生了写作的欲望。于是,沏一杯清茶,埋下头来开始”爬格子”。 走过人生五十几载,跨五奔六的我此时能写点什么呢?呷一口茶,就从茶说开去吧。

茶树生南国,本来是那里再普通不过的植物了,但终于,进化着的人类发现了茶叶的妙用,于是茶走入了人的日常生活,南方人喝,北方人也喝,蒙古族喝,高原上的藏民也喝,茶马古道还把它传进了西亚,也漂洋过海、穿越国界传向了世界各地。小小一片树叶,如此神魅,可谓空前绝后。做为生活消费品,茶还衍生成了一种优雅的文化,人们待客时敬茶,客来不上茶定被视为失礼,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朋友了;亲友聚会时品茶神侃,纵论国是人非……茶使人神清气爽,才思敏捷;商贾的逐利更使其商业价值得以飙升,成就了遍布各地飘散着浓郁茶香、传承着茶道雅韵的大大小小的茶店和茶馆。茶真的成为了千品中的无尚妙品!而我也成为了这个发现的受益者,荣幸的享受了茶。

饮一口含在口中,从舌尖开始的清爽,一直蔓延到心里,整个心沉浸在这淡雅的香气中,回味无穷。一杯清茶浸润了干涸的心,一份隐约的豪情从心底油然而升。我喜欢这种感觉,因为这仿佛让人又找回了青春年华。


捧起茶杯渡到窗前,轻松的感觉飘然袭来。举目望去,冬天的湖面已是别样的美:一个月前飞来的那群赤麻鸭仍然在河中悠闲的戏水觅食,严冬里它们显的是那样的从容自然,不为近在咫尺的繁华都市所惑,对隆冬的严寒和飘落着的雪花更是不削一顾。河边的树上落着几只喜鹊和红嘴蓝鹊,不时的从这棵树上滑翔到那棵树上,特别是那红嘴蓝鹊的体态十分雍容华贵,拖着两条长长的尾羽颇有凤的神韵,而与之为伍的喜鹊则风韵大减,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河对面的凤凰山上有很多红嘴蓝鹊,我想凤凰山的来历应该与它不无关系吧。匆忙生活着的人们很难玩味和联想到这些。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曾几何时,这里还只是一片杂树覆盖着的河滩,十几年的光景,竟然变化成为流水潺潺的人工湖面,还引来了这些大自然的精灵来光顾和居住,这就是朝阳人的造化。

低头再看杯中的茶,那团起的叶已悄然展开,绿绿的,有如一片被揉皱了再展开的纸,但杀青后保留下来的绿却没有改变,这也是人的造化。不知是哪个茶农成就了这团绿,实在应该敬他一杯茶。

记得小时候乡下的家只有红茶,品一口苦涩得很,中学时就不再喝茶。大学时学习任务重,为了提神就和同学们一起学着喝茶,渐渐的,有了茶瘾,再后来,茶就每天必喝了,一天不喝就好象缺少点什么。再后来,走出去的机会多了,见的茶也多了起来,龙井、大红袍、太平猴奎、毛峰、普洱都尝过了,感觉我最喜欢的还是龙井茶,原因是物美价兼,口味清香,茶汤艳丽。

一杯茶下肚,顿生感慨万端。曾经的青春、曾经的奋斗、曾经的好友、曾经的峥嵘岁月一一袭上心头,这由茶引出的思绪又一一掉落在杯中,叮咚有声,并溅起四溢的清香。那是一种绝妙的感觉,更是一种境界。 北方人喝茶不同于南方。南方人喝茶大多沏的浓浓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对茶的品质和茶道很讲究,茶文化水准要高得多。北方则不同,人们粗枝大叶的喝着这来自南国的茶,虽不注重细节,但对茶的依赖绝不亚于南方。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今君子之交淡若茶似乎更妥贴,因为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只是相对小人之交甜如蜜而言,而时代的发展已经把淡水之交改换成了香气四溢的淡茶之交,这即不索然乏味,又无过分甜蜜之嫌,折中的很,何乐而不为?

饮茶的习俗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因为茶中自有茶韵,茶中蕴含了人类厚重而渊远流长的文化,这文化悠悠的从远古走来,又在人类社会世世代代的传承下来、传播开去,茶实在承载了太多的内函,那就是手中这杯清水中浸泡着的叶子所浸染出来的韵。假如你悟出了这份韵味,即使是再浮躁的人也会变的厚重起来,那时,仿佛茶已不再是茶,它远远超出了自身的实物价值。

在这个尾季,自觉收获颇丰,经历了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诸多考验,品味着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光过的好快,转眼又一秋,关于一杯茶的杂文四辑就此收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d5fba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