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天幼儿园教材分析

2022-12-21 18:2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后一天幼儿园教材分析》,欢迎阅读!
幼儿园,教材,最后,分析

最后一天幼儿园教材分析

课程是关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一个系统。课程的基础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

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流派主要有成熟理论,精神分析论,为主义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其中认知心理学中的皮亚杰理论和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影响较大,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以该理论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强调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其动手操作,强调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和反省。如:有些课程设置中强调以同化为主的游戏活动作为儿童学习的基本活动。

幼儿园课程编制有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目标模式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基本立足点,强调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层层分解并落实于具体的教育活动,强调根据课程目标落实和达成来评价教育的结果。程模式建立在对目标模式的批判基础上。过程模式中的目标只是总体目标,强调课程是一个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系统,儿童的学习不是被动的反应过程而是主动的参与和探究过程。对两种模式的取长补短,以寻求课程在总体设计思路上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课程目标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以及课程评价的终结性与形成性的平衡。

幼儿园课程目标可分为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程内容的取向有三种,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在课程编制中可以相互兼容,在学科知识、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之间取得平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要关注连续


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即关注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纵向顺序与横向顺序,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有学科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常见的是学科中心和儿童中心课程。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可以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比较课程、预测教育的需求等,相对完善的评价形式还在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fe4aeb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