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的意思

2022-07-16 23:0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的意思》,欢迎阅读!
尚平,婚嫁,意思,陶令去,迟的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的意思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早秋山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释】

⑴早秋:初秋。唐王勃《秋江送别》诗之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⑵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⑶故篱:故乡。

⑷尚平:即尚长(尚子平)魏嵇康《高士传》载,尚长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唐许浑《村舍》诗之一:“尚平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一作“向平”

⑸陶令:即陶潜(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元赵孟俯《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陶令饮,从人皆笑郦生狂。 【翻译】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逢临秋季草

1


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鉴赏】

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旨趣却很明白。 颔联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长之典,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汉建武(汉光武帝年号,25年六月—56年四月)中,尚长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故事。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当县令,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次有个督邮来督查,他觉得这个督查粗俗而又傲慢,但是又不得不去,一旁的县吏建议他穿得整整齐齐去拜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小人折腰”于是挂印归去。此二句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0bf022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