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2023-02-04 13:0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欢迎阅读!
无信,性学,综合,习《人

综合性学习——

知识目标

课时计划

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活动准备

合作活动 生成能力



人无信不立

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

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诚信如今,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

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 典论述。汇总整理资料。

2.分门别类制作成册或放到班级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1.“引经据典话诚信”。

分组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1)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 “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也可以将资料划分 为“正面”“反面”两类。

(2)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 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3)小组内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组长做好记载。 2.“环顾身边觅诚信”。

我们环顾身边,寻找守信之人,听取长辈观点,反思失信之害。 (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

(2)访问你的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 冒伪劣商品等,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 3.“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 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成果展示 达成目标



(3) 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演讲会。想一想策划、组织这次演讲会需要做哪些工作,列出任务清单,各小组分工完成。 一、展示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 1.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2.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7.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8.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10.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 二、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刘邦悬赏捉拿季布。但是由于季布深得人心,始终捉拿不到他。后经汝阴侯滕公的说情,刘邦才撤销通缉令,并封季布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东太守。当时有一个人叫曹邱生,专门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他听说季布一夜之间由阶下囚变为天子的重臣,特地让人介绍去见季布。季布一见曹邱生,脸上便露出厌恶之情。而曹邱生不识相地弯腰作揖,惊喜地对季布说:“我听楚人说过:得到百斤黄金,也抵不上季布的一名诺言。”接着曹邱生又说:“你的名声如此之大,难道与我到处宣扬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话后非常高兴,认为他的名声之所以这么大,原来与曹邱生的宣传有关。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24535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