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4-03-17 19:1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蜀道,其二,赏析,原文,翻译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1

蜀道难·其二 南北朝 萧纲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蜀道难·其二》译文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蜀道难·其二》注释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蜀道难·其二》赏析

诗文所写场景扩大。用“巫山”和“巴水”二词描画出整个长江三峡。巴水:此处指三峡之水,所谓“三回曲”言其迂回曲折。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称三峡全长七百里,此为古人估测之数。解放后实测为一百九十三公里。

后两句诗,在前面描画的场景之中,更是注入了声和情。江岸传来的笛声时低时高,悠扬婉转,猿声凄清,时断时续,山谷传响,长鸣不绝。点化古《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句,意在抒写心中幽情,景、声、情三者融为一体,音律和谐,营造出—片清丽忧伤的新境界来,令人回味无穷。

《蜀道难·其二》简析

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译文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注释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赏析

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2649f3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