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思想的评价

2022-12-12 08:2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思想的评价》,欢迎阅读!
伦理道德,少数民族,评价,思想

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思想的评价

少数民族伦理道德,在理论和行为两方面都是以伊斯兰教伦理道德观作基础,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形成起源于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可以说没有伊斯兰教伦理道德也就没有少数民族伦理道德。因为少数民族的形成就是伊斯兰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伊斯兰教就没有少数民族。所以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与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是一脉相承的,两者有共同的本质,因此,探究少数民族伦理道德,须了解和认知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

伊斯兰教伦理道德以和《圣训》为根本宗旨,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人类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教徒制定了基本的道德规范。纵观伊斯兰教义,道德问题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命人行好,止人干歹”“川赏善罚恶”就被认为是的基本道德主旨。它的本质其实就是指导和规定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对每一个穆斯林而言,都是实际生活的基本准则。

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少数民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它的族源追溯到7世纪末,是以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在唐时被称为‘藩客’,元朝以后称为‘回回’。”他们所恪守的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在“中国教义不明,教名未定,不见于典籍,亦无汉文译著,基本上是个侨民的宗教”。他们的道德规范在各方面都受伊斯兰教伦理的道德的影响,秉承其伦理道德精髓和本质,初步奠定了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基础。与此同时,不断汲取其


他文化的有益成分,从而为构建本民族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少数民族道德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充实、发展和演化当中,其所承载的伊斯兰精神却始终没有变化,并在承袭各家伦理道德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

强调“主持公正,扬善抑恶”的道德规范。主持公正即主持正义和公平,就是恰如其分地对待人和事,如贡献与奖赏相当,罪恶与惩罚相宜就是公正,否则就是不公正。少数民族穆斯林为了宣扬真理、捍卫正义,要求人们秉公作证,不怕任何挑战、责难和诋毁。讲:“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维护公道,当为真主而作证,即使不利于你们自身、父母和至亲。无论被证的人,是富足的,还是贫穷的,你们都应当秉公作证。”扬善抑恶,即提倡善行,抑制恶行。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俗表述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要求人们积德、报德、不做坏,在现实生活中尽可能多做好事。

在少数民族中,不少人能做到伸张正义,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这些人在国家危难和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往往能尽弃前嫌、挺身而,为捍卫崇高的理想和正义的事业,同外敌和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不少人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极其重要的,在今天更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2f8b79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