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论文

2022-07-15 03:29: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防论文》,欢迎阅读!
国防,论文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是涉及国家生存和发展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其实质就是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增强国防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特点和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不断丰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内涵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正确处理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始终是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中国当前的发展战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与军队建设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军队建设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经济建设以军队建设为保障,这是一条客观规律。进入信息时代,军队建设的水平不再取决于机械化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经济建设的水平,也不再取决于工业实力,而是取决于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实力。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处于一穷二白的落后状态,国际环境非常恶劣,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既要加快发展生产,从战争废墟中恢复国民经济,又要加强国防建设,捍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面对艰巨的国内经济建设任务和严峻的国际安全环境,毛泽东同志提出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国防建设,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巩固国防;一手抓经济建设,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新中国的经济大发展奠定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基于对国际形势发展中战争与和平的分析,科学地把握国际战略总体格局和我国国家安全环境重大变化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时代主题已经由战争和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是大局的战略思想。关于四个现代化关系,邓小平指出:国防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离开这三化就谈不上国防现代化。以此强调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进一步提出国家经济建设是大局的思想,明确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世纪之交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尤其是新军事变革飞速发展的特点,在继承邓小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要协调发展的思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发生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台海危机,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与此同时,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得到巨大的发展,经济实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在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问题上,江泽民强调应该辨证地、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考虑。认为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辨证的统一,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好办。反过来说,国防建设也是为了保卫经济建设更快的发展。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认识,并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纳入更高层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指导思想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这在党的代表大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确定为党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尽量减少和降低两者对立矛盾的因素,促进和强化两者互为依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首先,军队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这样军队建设才能取得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长远的后劲。要充分利用国家信息产业优先增长的有利条件,促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尽快发展。其次,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要协调发展。军队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其周期长,耗资大,平时看不出明显的效益。但是一旦真有战事,军队建设和军事实力却不是通过"加钱"就能在短期内搞上去的。因此,国防经费要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有所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论证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建设与军费增长的规律。要根据国际安全环境、经济发展速度、军事斗争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


科学的量化计算。最后,军事情息化建设与经济信息建设要相互促进。我们过去对军事、民用技术相互转化重视不够,不但损失了经济效益,而且影响了军民通用技术发展的后劲。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信息技术军民兼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树立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大系统"观,建立起军民兼容,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军民双重"效益,实现军民互动的良性循环,促进信息科学技术加速向生产力和战斗力的转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还必须在打破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分割的基础上,建立和充分发挥军民互动的运行机制。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上,不仅经济发展是国防发展的基础,而且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可以凭借雄厚的国防科技实力和高精尖技术的优势,借鉴和吸收国外国防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强化主导产业和核心部门的龙头作用,促进国防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刺激民用领域高科技产业群的出现,推进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要求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建立起军民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促进人力和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通过发展军事科技带动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方式,提高军民两用技术的综合效能,促进信息科学技术加速向生产力和战斗力的转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用高新科技领域研发和生产势头强劲,在通信、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有的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我国武器装备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仍比较低,因此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军民两用技术和两用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促进民用高新技术成果转为军用,对于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进程,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努力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和认真开展军事斗争准备,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核心内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目的就是要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奋斗目标顺利实现,也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3f231a650e52ea551898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