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022-08-06 11:4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欢迎阅读!
导入,课堂,技术支持,成绩,有效



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开小差,做作业搞小动作,不会总结学习方法,很简单的题 目都要思考很久才能做出来…



学生很聪明,有点自以为是,不愿意多做题,老师讲的都能够理解,但一做作业就错,考



试成绩不如人意…

孩子学习很勤奋,也很听话,课堂上能认真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够独立完成,可成 绩却裹足不前…



孩子自尊心强,对学习成绩非常看重,每次考试前都会非常紧张…

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升学和继续深造的重要指标。为 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们可谓费煞苦心,但良好的愿望并不能得到满意的回报。原



因何在?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体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



素两方面。学生成绩不仅是智力水平的反映,也是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习惯以及家



庭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个孩子的智力水平是相差无几的,所以智力因素不是影响学



习成绩的首要原因;非智力因素能够通过学习的中间环节对学习起作用,故非智力因素才



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原因。只有找出影响学习的因素,并建立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匹配的学习



策略,排除不良的学习情绪和情感干扰,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从基础做起,严抓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虽然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首要原因,但我们不能忽略其影响。智力因素的培



养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语言和文字运用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处



处留心皆学问”,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广泛的爱好和兴趣,教会孩子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将



眼、耳、口、鼻等协同起来进行学习的方法,把零碎的知识整合系统化,做到真正的理解



知识和融会贯通。在日常的学习和阅读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训练,在学习中不



断提高。



二、重视过程,狠抓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学习成绩,20%智力因素,80%非智力因素,所以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成绩



的重要因素。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端正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习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




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适中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唤起,对学习有最佳的效果,过强或过



弱的学习动机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平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知识价值,正确认识自身的学习能



能力,一般都以每次学习持续时间的长短为标志。意志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 力。

第二、磨练学习意志力。学习意志力是指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的



习习惯,我们应该帮助并督促孩子做好学习计划,并逐步培养他们执行计划、解决问题的



大目标时,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几个“跳一跳”就能达到的小目标,持之以恒的努力, 能力。

第三、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面对一个比较难达到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利用好 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

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



错题本,养成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复习的习惯和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在考试的过



程中,要有行之有效的答题技巧和考试技巧。



5、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风格大致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三



种。学生会选择自己比较偏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我们要分清楚学生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学



生,然后再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听觉型的学生应听过听讲、语音辨识、口头表达、听觉



记忆等来帮助学习与思考;视觉型的学生要以心灵蓝图(或思维导图)的模式将学习重点



、新知识内化;动觉型的学生则应尽量采用于生活相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让学生



亲身参与其中,采用互动式的学习方式。



只要我们在以上的几个方面做到做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可是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或者学生遇到类似文章开



头所列的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4c22852c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