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枫桥夜泊

2022-05-01 11:1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枫桥夜泊》,欢迎阅读!
枫桥,夜泊,古诗,小学生,语文

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枫桥:桥名,在今苏州市阊(chānɡ)门西封江上,本作封桥,自张继

这首诗题作枫桥,后世沿袭之。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旅愁,难以入睡。

姑苏:即苏州。因为苏州市西南有姑苏山,所以苏州也叫姑苏。

寒山寺:在枫桥西,初建于梁代,相传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诗僧在这里

住过而得名。

【大意】

月已落下,乌鸦阵阵啼叫,秋霜满天,望着江边朦胧的枫林和渔火点点,我愁思缕缕难以入眠。姑苏城外寂寞的寒山古寺,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赏析】

本诗通篇为倒叙,客船听到钟声,时已半夜;钟声来自寒山寺,闻钟声说明旅人未眠;渔火明灭,枫叶放舟;月落天边,鸦啼高树,清霜满天。作者写了午夜到拂晓的景色,环境清幽,景物鲜明,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后世广为传诵。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诗人夜泊时所见,点明了时间是深夜,季节是晚秋。在江南秋夜的漫漫寂静之中,偶有乌鸦啼叫划破夜空,反而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宁谧深沉。




第二句点出诗人夜宿于客舟,是切题之句。原来,在停泊于岸边的客舟中过夜的诗人,其实一直不曾入寐。月落、乌啼、秋霜满天,这是他对远处景物的感受,而江枫和渔火,则是他对近处景物的观察。读这两句,重要的是体会其中包含着的时间过程。从欣赏远景到留心近景,从倚窗不寐到带愁而眠,无疑过去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两句诗所写的,实际上就是诗人勉强睡下去以后依然辗转反侧难以入寐时,对于方才观察所得的记忆与想象。诗人运用由远而近、由虚及实的手法,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他寄居的这条客舟上,集中到他这个带着愁绪夜不能寐的主人公身上。所谓江枫渔火对愁眠,也就是使怀着忧愁的客船夜泊者对着船外的江枫渔火而眠。

诗的后两句,是用作者在客舱中的所闻所想,进一步衬托自己的孤寂。在万籁俱寂之中,诗人忽然听到远远地传来了钟声,那悠扬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着。于是他猛地想起,著名的寒山寺就在近旁,这钟声一定是那里传出来的。仿佛撞钟,清音激越,难免会使诗人想到,人生逆旅中的种种境遇和遭际。这一点。诗中没有明写,给读者留下了丰富想像的余地。

【链接】

张继,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二载 (753)中进士。张继在至德中与刘长卿同为御史,大历年间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与皇甫冉、刘长卿交谊颇深,在洪州去世后,刘长卿曾作《哭张员外继》痛悼之。

张继诗现存约40首,主要是纪行游览、酬赠送别之作,多为五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语言明白自然,不尚雕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52574f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