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有方法》心得体会

2022-04-17 10:1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习惯养成有方法》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心得体会,养成,习惯,方法

《习惯养成有方法》读书心得

西上庄完小 张静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养成好习惯会使我们受益终生,但一旦养成坏习惯,就会使我们受害终生。读了《习惯养成有方法》之后,我学到了许多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

文明习惯,重在养成。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一是要进一步突出做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交往能力,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二是要突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三是要突出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阅读习惯,重在引导。在阅读中学会求知,要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来阅读。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用读唐诗哄她睡觉,到子女能独立阅读,他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养成,阅读效果也渐渐显露出来, 背东西速度较快,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强。刚开始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书,大一点的时候,大人可以引导他读你期望他读的书。在学校时,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针对不同要求采取多种方式阅读的习惯;乐于和善于思考、总结的习惯;勤于自学的习惯;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习惯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习惯,重在培养。预习,就是要求小学生把不认识的字、词画出来,通过查字典理解它们,并写下字音和意思;对关键的字、词句子或段落圈画批注等。通过课前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新课的学习目,了解重点、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新课。因此,预习为学生学好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学生的特点是学得快,但忘得也快。所,只有课后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才能加深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才能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在复习中,要求小学生一边复习一边将重点、要点记在笔记本上,勤动脑与勤动手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预习,就是要求小学生把不认识的字、词画出来,通过查字典理解它们,并写下字音和意思;对关键的字、词句子或段落圈画批注等。通过课前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新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新课。因此,预习为学生学好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学生的特点是学得快,但忘得也快。所以,只有课后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才能加深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才能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在复习中,要求小学生一边复习一边将重点、要点记在笔记本上,动脑与勤动手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生活习惯,重在激励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先确定一些,小目标学生容易达到,因此学生很快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生从不注意观察到观察比较全面;观察别人的同时,注意检查自己、教育自己;由不关心集体荣誉到为了集体荣誉敢打破情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班集体中的每一员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观察的主体,又是自我观察的对象。每位学生都有表扬、批评别人的机会;又有被别人表扬、批评教育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要被别人表


扬、有资格批评别人,首先必须自己做好。培养小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是实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在家里可以在让孩子做家务中学会生存。懂事的孩子是做家务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愿意做也要做,大人进一步孩子就退一步,你代替他做得越多孩子就得到的越少。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养成的。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这将会让每一个学生受益匪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53c44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