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习俗-钱币

2022-04-28 17:1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习俗-钱币》,欢迎阅读!
钱币,唐诗,习俗

唐诗 习俗 钱币



唐诗是中国封建社会诗歌中的巅峰,在这个崇尚诗歌的时代,诗作如黄沙翰海,诗人似群星满天。因此,从物质到精神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民风民俗与时用器物,都在唐诗中留下了踪影。 掷金钱

唐代宫廷中流行掷金钱的游戏,无名氏《宫词》:“花萼楼前春正浓,濛濛柳絮舞晴空。金钱掷罢娇无力,笑倚栏干屈曲中。”春和景明,柳絮如雪,宫中佳丽共同玩起了抛掷金钱的游戏。《开元别记》载:“明皇与妃子在花萼楼下掷金钱,以远近为线,赛其元掷于地者,以金觥为赏,今里巷犹效之。”在这场游戏之中,唐明皇也亲自参与,还有珍贵的金觥作为赢者的赏赐,同时这种游戏也从宫中传向民间。 掷金钱还能够赌出得到皇帝宠幸的机会,“明皇未得妃子,宫中嫔妃辈,投金钱赌侍帝寝,以亲者为胜,召入妃子,遂罢此戏。”这个游戏叫“投钱赌寝”,也与风流天子唐明皇有关。在没有得到杨贵妃之前,唐明皇宠幸嫔妃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他用过让嫔妃们在头上插满鲜花,然后将亲自捉来的蝴蝶放飞,蝴蝶停在谁的头上,谁就能得到一夜之幸的“蝶幸法”。有使嫔妃们竞相扑捉流萤,以先得萤虫者受幸的“萤幸”法,有向嫔妃发射香囊,以中者得幸的“香幸”法等等。

于鹄 《江南曲》:“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诗中写一位妙龄少女,表面上是和女伴共同游戏,却暗中思念心上人,用钱币占卜的方法,推算远方的他归来的日期。用钱币占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习俗,有以抛掷金钱的向背排列次序推断吉凶者,也有后代用金钱课占卜预测未来的。





金质 开元通宝



金钱会

金钱会是唐代宫中撒钱游戏。杜甫《曲江对雨》诗:“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旧唐书》记载:“开元元年九月,宴王公百寮於承天门 ,令左右於楼下撒金钱,许中书以上五品官及诸司三品以上官争拾之。”这个游戏的参加者级别挺高的,最少也得是现在司局级以上的官员。唐玄宗发明的这种游戏,过程如下:皇帝在长安城承天门上陈乐设宴招待臣属,其间要向楼下抛撒金钱作赏赐,允许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官及诸司三品以上官争抢,不过,让高官们斯文扫地,一窝蜂似的抢钱,唐明皇一定从中看到了某种本质性的东西吧。金钱会盛况,唐代诗人多有吟咏,不过,顾况《宫词五首》:“嘈囋一声钟鼓歇,万人楼下拾金钱。”把参加的人数说得夸张了,而张祜《退宫人》诗:“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才是真实的写照。


洗儿钱

婴儿生后三日或满月时亲朋会集庆贺,给婴儿洗身,叫做“洗儿会”。洗礼中赠送或赏赐的礼品,多以洗儿钱、洗儿果子或洗儿钱果为常见。唐王建《宫词》所咏“日高殿里有香烟,万岁声长动九天。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就是明证。韩惶《金銮密记》载,唐昭宗天复年中,“皇女生三日,赐洗儿果子、金银钱、银叶坐子、金银铤子”等,说明洗礼中重视洗儿钱的情况到唐末仍盛行无衰。 最著名的一次“洗儿”,是杨贵妃为安禄山的“洗三”。《资治通鉴》记载:“甲辰,(安)禄山生日,上及(杨)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令当时欢笑的唐明皇、杨贵妃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当年温驯如猫的“禄儿”,却使“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兵变,让这一对历史上最有名的情人,只能够沉浸在“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哀伤中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66194eb307e87101f696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