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回忆我的母亲》课后习题思考与探究

2024-01-29 01:5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7.《回忆我的母亲》课后习题思考与探究》,欢迎阅读!
我的母亲,课后,习题,探究,思考

7.《回忆我的母亲》课后习题•思考与探究

一、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 的。”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表达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 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母亲的“勤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事例表达出来。1在贫苦的家境中:母亲含辛茹 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我”帮助母亲劳作,母亲教“我”生 产知识;母亲用自己的聪明勤劳,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待 人和蔼,宽厚仁慈。2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母亲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 反感;父母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离不开土 地,习惯劳作;母亲支持“我”的事业,一直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直到老年,仍热 爱劳动。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吃苦、俭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清楚, 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 人民中的一员。

二、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 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设计意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 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启示和鼓励,这是“我”人生的 珍贵财富: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了一个强健的身体;母 亲任劳任怨,直到老年,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 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豪绅的对抗,对“我” 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三、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 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设计意图:把握文章叙议结合的特点,抓住议论性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就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假设干议论性语句。如: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句中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 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母亲是个好劳动。”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表达了 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 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 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说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珍贵 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一一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 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 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对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 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 历史的开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

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会在一起。

四、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以下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2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 .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4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设计意图:品味语句内涵,体会作者平实表达中的深挚情感。

点拨: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句 子;②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考、推敲;③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①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 田” “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 闲;每日如此,没有一天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

②“看也不看” “有滋味”,两相比照,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愤慨,也突 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明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③“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中 断。这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4“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 照顾子女上。

这一句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五、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方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 等。找来进行比拟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 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比拟阅读,体会不同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感受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

这几篇文章中的母亲形象都是旧时母亲的形象,但也各有特点。朱德笔下的母亲,勤 劳一生,宽厚仁慈,对抗压迫,坚强不屈,深明大义,支持革命,有着朴素的阶级意识。邹 韬奋笔下的母亲,善良,有同情心,对子女无比慈祥,催促子女学习,具有奉献精神。老 舍笔下的母亲,勤劳俭朴,善良真诚,宽厚隐忍,坚韧刚强。

在写作手法上,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抓住人物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 形象,通过议论深化主题。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作者截取自己记忆中最典型的几段经 历来写母亲。老舍的《我的母亲》通过记叙母亲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来刻画母亲的 形象,多处运用描写,尤其是白描的写作手法,也有不少对细节的描写。

在作品的语言风格方面,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于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情。邹韬奋的 《我的母亲》语言质朴,直白坦诚,褒贬清楚。老舍的《我的母亲》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 结合的形式,流畅朴素,凝练含蓄,富有表现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69f346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