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劳动课心得体会

2022-10-06 01:0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研究生劳动课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劳动课,心得体会,研究生

研究生劳动课心得体会

一年的研究生劳动课程结束了,在这一年中学到了很多。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

组织研究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研究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研究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研究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研究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研究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劳动课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研究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研究生参观,组织研究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研究生的想象力、发邀思维、合作意识、成


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一、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研究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研究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研究生的思路,让研究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研究生和发展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二、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研究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研究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堂上的实战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研究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三、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研究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研究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研究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


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b5ff5e02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