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读来体验文章的情感美(1)

2022-07-31 00:40: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朗读来体验文章的情感美(1)》,欢迎阅读!
朗读,体验,情感,文章

以朗读来体验文章的情感美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实行再创造。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能积累名言佳句,体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水平,养成高雅气质。

要在朗读中仔细体验出文章中的情感,应该采取多样的阅读手段,才能对文章情感有到位的体验。具体说来,应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来实行阅读,体验文章的情感美:

1教师范读。小学低年级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新的课文要做到准确、流利地朗读有困难,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但他们具有模仿性极强的特点。所以,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它有一种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从听读中获得语感,自己读起来就容易得多。教师范读还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引起心灵震


撼。当然,教师范读仅仅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必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读。

2看图引读。新课程倡导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习伙伴。师与学生交替地朗读,有利于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必将导致师生平等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产生民主、和谐、宽松的朗读课堂氛围。这样在精妙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更好得到语言形象、语言意义、语言情感的感悟,使学生融化在师生自由平等、春风化雨般的境界中。

3以演助读。以演助读,符合低年级儿童言语发展的年龄特征。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的内部言语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注意力也不够稳定,因而要做到“口涌心维”是很不容易的。用“以演助读”的方法,除了能够依靠朗读时大声的言语来组织儿童的思维外,还能够依靠形象化的形体动作来组织儿童的思维,这样就能保持他们注意力的稳定,从而把书面文字和它所表达的内容取系起来。由于利用听觉、视觉、运动觉三者参与,从而在儿童大脑皮层留下较多的“同一内容”的印迹。有利于学生较快读好课文。这样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松鼠巧妙的引导艺术及青蛙的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擂台闯关读。课文中的一些古诗文、童话、寓言故事等情感丰富的文章,能够让学生通过摆擂台闯关读来激发学生朗读热情,可采用小组擂台闯关,在小组训练的基础上,实行全班擂台闯关。通过打擂闯关读把朗读引向竟争机制。让学生先在小组闯


关读,选出小组小擂主,然后参与全班打擂闯关比赛读。这样能使学生在多向交往、愉快合作的氛围中,促动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表现积极状态,实现使思维的理解与心灵的沟通,在互促中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5配乐美读。低年级学生思维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时,就应以形象思维为支柱,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或与学生一起通过画图来演绎文字,或实行现场录音等,启迪学生依据意象内容展开想象,补其空白,有利发展学生再造想象水平。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变书面语言为“活的形象”,达到领悟的目的。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科之间的整合,在学生朗读时适当配乐朗读,放相对应的背景音乐也能够让学生给课文配乐、配画等,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会得到较好的发挥。

6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要指导学生读出美感,读出情味;就要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并且和大家交流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怎样读才能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在讨论和交流中,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在孩子们的朗读中更能准确地体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dbd40a04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