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之杜牧

2023-04-09 19: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赠别二首之杜牧》,欢迎阅读!
杜牧,二首,赠别

赠别之杜牧

赠别二首之杜牧

《赠别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组诗作品。大家知道相关的'知识内容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赠别二首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⑴,豆蔻梢头二月初⑵。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⑶。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⑷, 唯觉樽前笑不成⑸。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词句注释

⑴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十三余:言其年龄。 ⑵豆蔻:据《本草》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

⑶“春风二句”:说繁华的扬州城中,十里长街上有多少歌楼舞榭,珠帘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丽,但都不如这位少女美丽动人。

⑷“多情”一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⑸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白话译文 其一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都比不上她。[2]

其二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时却像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却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会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直流到天明。 名家点评


其一

杨慎《升庵诗话》:杜牧之诗:“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刘孟熙谓:《本草》云:“豆蔻未开者,谓之含胎花。言少而娠也。”……牧之诗本咏娼女,言其美而且少,未经事人,如豆蔻花之未开耳。此为风情言,非为求嗣言也。若娼而娠,人方厌之,以为“绿叶成阴”矣,何事入咏乎?

吴景旭《历代诗话》:嵇含《南方草木状》云:豆蔻花,其苗如芦,其叶似姜,其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花微红,穗头深色;叶渐舒,花渐出。……《本草》亦状其花之吐而尚含蕴于叶间,有如人之娠耳,孟熙正引此意,非直谓少女之娠也。升庵误会“少而娠”之语,添出“求嗣”一案,可笑。

《因树屋书影》:杜牧之诗:“婷婷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此花无实,不与草豆蔻同种。每蕊心有两瓣相并,词人托兴曰比目、连理云(《桂海虞衡志》云),读此,始知诗人用“豆蔻”之目。

其二

张戒《岁寒堂诗话》:杜牧之云:“多情却似总无情……”意非不佳,然而词意浅露,略无馀蕴。元、白、张籍,其病正在此:只知道得人心中事,而不知道尽则又浅露也。

黄叔灿《唐诗笺注》:曰“却似”,曰“唯觉”,形容妙矣。下却借蜡烛托寄,曰“有心”,曰“替人”,更妙。宋人评牧之诗:豪而艳,宕而丽,其绝句于晚唐中尤为出色。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不言人而言烛,衬笔绝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1b0c38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