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松》拼音版

2023-02-09 11:07: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小松》拼音版》,欢迎阅读!
小松,古诗,拼音

古诗《小松》拼音版



xiǎo sōnɡ chū shù chǐ, wèi yǒu zhí shēnɡ zhī。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

枝。 xián jí bànɡ biān lì, kàn duō zhǎnɡ què chí。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诗歌名称】:小松 【年代】:唐 【作者】:王建

王建

(约767~831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贞元十三年(797),辞家从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荆州等地,写了一些以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从军走马十三年”《别杨校书》后,离开军队,寓居咸阳乡间,过着“终日忧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元和八年(813)前后,“白发初为吏”(《初到昭应呈同僚》),任昭应县丞。长庆元年 821迁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在长安时,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均有往来。大和初,再迁太常寺丞。约在大和三年829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大和五年,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贾岛曾往见赠诗。此后行迹不详。王建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王建的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今传刻本有:《王建诗集》10卷,南宋陈解元书棚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此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刊本校补排印。《王建诗集》8卷,明汲古阁刻本。《王建诗》8卷,《唐六名家集》本。《王司马集》8卷,清胡介祉刊本。《王建诗集》10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宫词》 1卷,有单刻本及明顾起经注本。 唐代——王建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翻译:小松刚开始时才只有几尺高,还没有横生

闲暇时就站在旁边站着看它,可它却生长很慢。作者生平王建在位

枝节。

时期,对内采取笼络豪族的策略,广泛与豪族联姻,建立豪族联合政权;参酌泰封、新罗和中原王朝的制度,初步组建国家机构;定平壤为西京,积极北拓;文化上弘扬佛教;对外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对契丹则持敌对态度,并积极收留接纳被契丹灭亡的渤海国遗民。 天福八年943年)王建去世,享年六十七岁,临终前传位正胤(太子)王武,并留下《十训要》作为高丽王朝家法。死后庙号太祖,谥号神圣,葬于显陵。 1.作品原文: 小松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2.注释: ①初:开始时,开始的部分。


②未有:没有;不曾有。《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

家室。” ③傍边:近旁;附近。《百喻经·得金鼠狼喻》:“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著怀里。” 3.王建(约767-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6fcbaf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