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关于秦及西汉散文要点知识

2023-05-07 18:0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关于秦及西汉散文要点知识》,欢迎阅读!
西汉,考研辅导,中国,要点,散文



秦及西汉散文要点知识

秦到西汉是古代散文诸体渐趋完备的时期。

第一节 《吕氏春秋》

一、体制。是吕不韦令门客合百家之说编写成的。约成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

(一)分12纪,每纪5篇;8览,每览8篇;6论,每论6篇;1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全书条分理顺,篇章整齐,成为法天地的体系,利于把不同学说纳入框架,是吕不韦托秦国之势从思想上和诸侯争强的产物,也许还有为秦统一天下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二)内容驳杂,《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杂家,以道家、儒家、阴阳家思想较多,但在杂取各家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发展和改造,构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三)风格不完全统一,各有特色。如《重己》篇语言朴素恳切,《贵公》篇叙述生动明快,《大乐》篇语言简洁流畅,有些是段落声中音律的押韵散文。

(四)全书的寓言共有200多则,大都化用神话、传说、故事,还有是自己创造;在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上往往先提论点,然后引述寓言来论证,《察今》篇为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荆人涉雍刻舟求剑引婴儿投江三个寓言;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结尾处点明寓意。

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

一、李斯,楚国上蔡人,主要作品是《谏逐客书》。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可谓骈体之祖。 二、刻石。现存7篇,李斯作。

(一)都以四字为句韵文,除《琅邪台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6篇皆三句一韵,文辞整饬简洁,是秦文学独创。

(二)气魄雄伟,文字典雅,以浑朴为体,各具特色。《峄山刻石》为东巡第一篇,首述嬴政继承王位,继言以始皇为号,最后歌颂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群臣的敬仰;《泰山刻石》词庄严,体精深硕大;《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琅邪台刻石》铺张扬厉,具囊括并吞之气;《会稽刻石》篇幅较长,中考验事实,称颂秦政,所言尤详,清峻为体,前后对比鲜明。

(三)刻石文贯以法家辞气,堪称碑铭之祖。

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文

一、多以秦亡的教训为题材。

二、陆贾著《新语》12篇纵论秦失天下、汉得天下和古代帝王的兴衰成败之理。 三、贾谊。 (一)《汉书·艺文志》载贾谊散文58篇,录于《新书》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二是就具体问题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三是杂论。 (二)专题政论文,《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讲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采用排比句式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极尽夸张和渲染;中篇分析秦统一后政策的失误;下篇分析秦人在危难时不能力挽狂澜的原因。有战国纵横家遗风,在遣词中流露出诗人气质,汉初散文的典范之作。

(三)疏牍文,代表作《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论积贮疏》建议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陈政事疏》《治安策》)阐述治国主张。 (四)贾谊是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其政论散文阐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体现汉初知识分子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四、晁错。《论贵粟疏》承贾谊《论积贮疏》而发,进一步提出务农贵粟的主张,立论深刻,逻辑严密,说服力强。文风朴素无华,质实恳切。




第四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一、《淮南子》

(一)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成,共21篇。 (二)原称《淮南鸿烈》鸿广大,光明。作者认为此书包含广大光明的道理,出诸子百家上,为汉治国法典)以道家思想为主,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东汉高诱: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 (三)思想。 1作为理论著作,论说博奥深宏,有完整的思想体系。重点在于纪纲道德,经纬人事《淮南子·要略》,关合现实。

2、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说理,文学色彩强。刘熙载:《淮南子》连类喻义,本《易》《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行文多形容铺张,繁富有序,重语言的修饰和整饬。大量排比式的句子,与陆贾、贾谊等人的文章共开后世骈文之先河,如《要略》 二、董仲舒。 (一)《贤良对策》3篇,政治上提出革除秦弊、德刑并用、重视德治的更化主张,思想上提出推尊儒术、抑黜百家的学说和春秋大一统的理论。论理宏博深刻;行文明晰晓畅,理致细密;语言素朴无华,风格儒雅雍容。 (二)《春秋繁露》大多数篇章艰涩枯燥。 三、刘向。 (一)《说苑》《新序》等书,杂举轶闻琐事,寓以劝戒说教之意。许多篇目富小说意味,如《齐桓公出游》《新序·杂事四》《楚庄王欲伐陈》《说苑·权谋篇》)等,篇幅小,叙事生动,上承《韩非子》《内、外储说》《说林》之体,下开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先河。 (二)政论散文如《极谏用外戚封事》《谏营昌陵疏》 (三)书录,如《战国策书录》《管子书录》 四、除上述文章外,还有如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东方朔的《答客难》桓宽的《盐铁论》扬雄的《解嘲》《解难》等。 五、西汉散文以政论为主。

先秦诸子散文:处在国家分裂和历史 西汉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的基础上 转折时期,为建构新的政治、思想、 发展起来,处在大一统的新政治格局 文化模式各自著书立说并相互攻讦; 之下,关心如何巩固新兴政权和建立 新时代的思想形态;

缺少思想表达的自由度但却显得严谨质实。

六、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散文,如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枚乘的《谏吴王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

七、武帝后政论散文向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79a8d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