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022-12-17 01:2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欢迎阅读!
杜拉,理论,社会,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理论。它是在以霍尔和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响下开始形成的。20世纪30年代,米勒和多拉德根据霍尔的工具性条件学习理论着手研究模仿行为,认为各种学习包括四种基本因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根据这四种因素,就可以构成模仿学习的基本框架。从实验角度来看,米勒的研究已超过斯金纳,即将动物实验提高到人的实验。

真正创立社会学习理论的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他于1977年出版的社会学习心理学一书,社会学习理论及其研究成果的一本总结性的著作。从这部著作中,不仅可以看到他的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研究成果,而且也可以看出其理论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概述

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以及技能的过程。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其学习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正因为人类具有观察学习的能力,所以人们才能不依靠尝试错误一点一点地掌握复杂的行为,而很快地学到大量的复杂的行为模式。班杜拉对观察学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证资料。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观察学习为核心而建立的。

二、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 (一)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

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经典的有两个:一是关于模仿学习的实验,二是比较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这一系列实验研究为其社会学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观察学习的过程是复杂的,实际上远远超过了简单的模仿。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这四个过程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任何特定的情境中,一个观察者不能重复一个示范原型的行为很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没有注意有关活动,记忆中无动作观念,没有能力去操作或没有足够的动力。 (三)榜样示范的类型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十分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整个观察学习过程就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不同示范而进行的。班杜拉把示范分成如下几类:行为示范,言语示范,象征示范,抽象示范,参照示范。 (四)模仿学习的类型

1.参与性模仿。即把观察和模仿结合起来以提高学习效果的模仿学习方式。先观察榜样的示范,并立即让观察者进行实际的尝试性模仿操作,这种“观察—模


仿—再观察—再模仿”的学习形式,可以使观察学习与直接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创造性模仿。在许多榜样示范的基础上,观察者产生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观察者由于受不同模型的作用,在大脑建立若干暂时神经联系,这些暂时神经联系通过大脑的整合作用出现了不同于任何榜样示范的新的行为模式。

3.延迟性模仿。在观察榜样之后,观察者并没有立即出现模仿行为,而经过一段时间后,模仿行为才出现。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及评价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

1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心理及环境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人的行为受心理和环境两种因素的影响,且人与环境交互作用对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

2.承认直接学习同时更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提出观察学习的强化机制是替代性强化。

3.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观察学习的过程、榜样示范和模仿学习的类型。强调人能够使用语言符号,从而扩大了观察学习的范围。强调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强化。 (二)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1.观察学习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学习现象,社会学习(核心是观察学习)理论的提出,是对学习理论的创造性贡献。

2.班杜拉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观察学习的规律,这对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首先,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榜样具有替代性强化的作用,这使人们对榜样在儿童品德教育中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它提醒我们,品德教育中应尽量多提供正面、积极的榜样。其次,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我们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也有启发作用。比如:教学中教师认真作好示范,突出知识技能的主要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学生运用知识或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纠正或改正学生的错误,并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使之通过自我调节来改进自己的学习。

3社会学习理论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框架,把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强调了行为的操作过程,又重视行为获得过程中的内部活动,是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发展,使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参照点又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4.在教育思想的讨论和发展中,应当防止非此即彼的思想方法,倡导个人、行为、环境之间关系的交互决定论。教育思想的讨论中,我们一方面要批判传统教育带来的弊病,同时也应当重视发扬传统教育中的合理因素,积极吸取进步的教育思想,创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7aff75336c1eb91a375d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