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郑振铎)》导学案

2022-12-31 20:0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猫(郑振铎)》导学案》,欢迎阅读!
郑振铎

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 编号:

课题: 课时:二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理清三只猫不同的命运遭遇。 2、感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慨。 3、联系生活,感受身边善待平凡生命的举止。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慨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并与瞿秋白、耿济之等人合编《新社会》旬刊。192011月,他和茅盾、叶圣陶、耿济之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实行文学革命活动。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2、背景资料

《猫》最初发表在1925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它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其内容已经触及到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说明了作品中主人公我有知错求改和实事求是之心,说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点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点的影响。

一、课前预习(相信自己,我一定行!

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课后生字词语,及阅读中感觉有疑难的字词句; 2、读准以下加点字的音

污涩( ) 怂恿 ( ) 戒( ..然( 相称( ) 忧郁( ) )待 3、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妄下断语: ②畏罪潜逃: ③提心吊胆:

4、文章写了几只猫?在作者养猫的经历中,哪一次养猫,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二、课内探究(积极参与,我真行! (一)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一只?请你划出文中相关于它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最后结局的相关语句。



(二)合作探究

2、自己养的三只猫,作者对待它们的态度感情和你有什么不一样?请你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相关语句,并读一读这些语句,想想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提示:小组内先交流:读一读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说一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同学评一评,读出了这种情感吗?应该如何读?)



(三)拓展提升

3、动手写写:理解了这三只猫的结局,对捉去小猫的过路人,对周家丫头,对文中的“我”等等,你最想说什么?请你以下面的句式,选择一个对象,说一句感悟的话。

(对于)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

三、课外延伸。

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你是否也以前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们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小彼此之间的误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ce115d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