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学富五车形容饱学之士

2024-01-12 04:44: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用学富五车形容饱学之士》,欢迎阅读!
饱学之士,学富五车,形容,为什么



为什么用学富五车形容饱学之士

学富五车出自《庄子·天下》,其中五车是指五车竹简书,后来用学富五车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学富五车意思是形容学问渊博。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古人说的学富五车,其实指的是一个人的学问非常渊博的意思。 "学富五车"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其实,这些话是在批评惠施,翻译过来就是”惠施这人会很多方术,他写的著作够斡旋五国兴衰,但他说的道理却有许多是舛误与杂乱的,他的言辞也有不当之处。"

这个成语中,惠施是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学富五车的“车”古时候比喻国家。

现在很多人都提问,五车到底指的是多少书?问题在开始,就已经将范围缩减为五辆马车的“车”。其实,当时人们书写的主要工具是竹简与案牍。人们将竹子用刀劈开,慢慢地制作成竹简,在竹简上用毛笔写字,写完之后,再用绳子穿起来,这样一篇文章很可能要写几十片的竹简。卷扎起来,也是不小的一捆。那么,五车书到底有多少呢?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虽然他是一位暴虐的皇帝,但是也是一位勤政的皇帝。在秦始皇亲政的日子里,每一份奏折,都是他认真阅读,逐一批示的。据说,每天秦始皇每天阅读的






竹简就达到了120斤。按照每片竹简30多字的数量,每天阅览批示达到了近30多万字。因为秦始皇勤政善思,所以天下大小之事皆决于上。

后来,就用石,来表示。每天阅读一石。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其具有这样的品质,所以对抗六国,秦始皇的品质与毅力,也是决胜于他们。如果用牛车来拉,一牛车拉的东西,最多也就是五石,五车也就二十五石。换算成字数也就是750万字。可见,学富五车,也是比较多的。放在现在,也就是十几本书而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20c0b8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