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鹄唐诗《云》全诗赏析

2023-12-23 03:5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来鹄唐诗《云》全诗赏析》,欢迎阅读!
全诗,唐诗,赏析,云》

来鹄唐诗《云》全诗赏析

来鹄唐诗《云》全诗赏析

来鹄《云》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下面一起来看下!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注释:①千形万象:指云的形态变化无穷。 ②竟还空:终究一场空,不见雨下来

③片复重; 时而一片片、一朵朵,时而重重叠叠。 ④无限:大片的。 ⑤悠悠:悠然自得的样子。

【翻译】:

()在天空中不时变幻却不见下雨,有时映在水面,有时藏在山腰,有时一片片,有时重重叠叠。虽然庄稼干旱得快要死了,你仍然悠闲地变幻成奇山怪峰站在天边。

【阅读训练】:

1.联系全诗,谈谈诗人对夏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第三句本是背景,一般宜放在第一句,请分析诗人将其放在第三句的妙处。

3.请简析诗歌“云”这一形象的双重意蕴。(3)

4.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最富人民性”的咏物诗,试结合三四句分析这一特点。(4)

【参考答案】:

1.先是对夏云能带来雨水救旱苗的期盼、焦虑,当见到的只是夏云的悠闲作态时,转而对夏云产生失望、怨恨,甚至厌恶之情。(意对即可)

2.诗人把它安排在第三句,一是使这首篇幅很短的诗富有悬念;是让它与第四句形成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的失望、怨恨,甚至厌恶


之情。(意对即可)

3.诗中的“云”的形象,既指自然界中夏云,(1)又指社会中不顾百姓死活的统治者的形象。(2)

4.大片禾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然而云却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自我欣赏。(1)通过对比(1),表达了诗人对旱情的着急,对广大老百姓的同情,(1)以及对置黎民于水火而不顾,而只管自个享受快活的昏官庸吏的讽刺。(1)

【赏析】: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又好象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迭迭。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使这首篇幅很狭的小诗也有悬念,有波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它在感情发展的关节点上出现,以便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取得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第三句明显地蕴含着满腔的焦虑、怨愤,提得很高,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35f4d9a3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