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学漫谈(一)

2023-02-15 05:05: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数学漫谈(一)》,欢迎阅读!
漫谈,数学



关于“大数学”的漫谈

数学是什么?大数学就是问题,是几百个有趣的,让孩子想要去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认为,要想让孩子真正爱上思考,首先是要问出一些好问题。

数学课程体系由几百个包罗万象的问题组成,涵盖科学艺术、经济、天文、体育、生活等12个领域。每一个主题都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由浅入深,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

1科学阅读——补足孩子阅读短板

2015年的全球PISA测试中,中国学生在数学科学两项中都名列前十,但是阅读能力却落到了第27名,这说明有一部分孩子的阅读能力严重不足。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很多孩子应用题不会做,不是他计算能力差,而是阅读能力不足。

数学希望能解决这一问题。拿到大数学的讲义、训练,你首先会发现它比一般的讲义要厚很多。为什么?这是因为每节课都设置了大量的阅读材料,让孩子通过大数学的学习能够掌握快速阅读及提取重点信息的能力。

高年级大数学课堂上,每节课的阅读材料多达3000字。通过大量素材的阅读,孩子将掌握信息提取、信息整合的能力,这也是大数学所提倡的科学阅读。科学阅读不同于文学阅读,长远来看更有助于孩子阅读科普文章、专业内容。短时间内提取重要信息,对于孩子跨学科或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将起到显著提升的作用。

2、解决复杂问题——让孩子爱上思考

数学的问题不同于平常见到的数学题目。数学中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复杂问题。在大数学的课堂上,所有问题都源自真实的生活场景或历史素材。背景材


料中的信息,不一定全部有用,题目也不一定都有唯一的答案,甚至不一定会以数字的形式给出条件。比如一个关于电影院的座位排布问题,就不会出现有几排、几个座位等具体信息,而是会给出一张照片,鼓励孩子自己数一数,并考虑哪些座位有可能始终闲置、不能排座等。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感受到,数学不是脱离实际的、枯燥的、无用的数字游戏,而是和他有紧密联系的、非常具体的、有用的工具。这样的问题,会让孩子爱上思考,乐于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能力去解决问题。

3、知识迁移——打通跨学科壁垒

数学课程内容博古通今、纵横中外、跨越多学科多领域。

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会学习新知识,还会综合运用几个月前、一年前的旧知识。有很多讲次甚至要超越数学学科,涉及到更多历史、文化、物理化学的内容。这样孩子能跨越时间的限制,跨越学科的限制,锻炼出知识迁移的能力,让知识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迁移,最终孩子将成为一个综合、立体、多元的人。

4、终身学习——养成受益终生的习惯

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孩子能够获得更为宽广的视野,丰富观察世界的角度,并勇于向那些约定俗成的事情提出质疑。因此,他们也将对世界怀有更强的好奇心,并依靠所学技能查询资料、整理信息,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一个人在校园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我们希望学习大数学的孩子,即使走出了学校,也能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4d1bf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