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2爱国思乡

2022-10-26 05: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散文阅读2爱国思乡》,欢迎阅读!
爱国,思乡,散文,阅读

》教学设计

课型:群文阅读课 主题:爱国思乡 议题:如何阅读爱国思乡散文 选文题目:失根的兰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思乡怀国之情,品味关键词句。 2、学生通过朗读圈画品味语言,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3、能读懂作者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探究兰花形象和标题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品味富有哲理的句子,体会作者拳拳的爱国之心。 教学步骤: 一、读文

(一)读《失根的兰花》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朗读要求:① 读音正确 ,声音洪亮。② 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 3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4请思考:题目失根的兰花兰花指什么?失根的兰花又是什么意思? 2、学生自读 3、阅读展示

1)读读写写

Tāntā jiáo zhuì wěi zhà huá zhuï 菜根 枯萎 栅栏 群山万壑 àng líng jǚ juã chuî chuî chù 诗意盎然 晨曦 ( 相形见绌)




2)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只要能抓住主要内容——思乡爱国,语句较完整,就应予以肯定。)

教师评价总结:(屏幕出示:文章通过作者看花而引起的对自己经历的回顾,抒写了自己漂泊异乡之苦,表达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思乡爱国之情。)

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作者这种感情的段落——结尾一段,齐读。

3)自己挑选几个段落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指名学生朗读,评价。

4)题目“失根的兰花”中“兰花”指什么?“失根的兰花”又是什么意思? 明确:作者托物言志,以历史故事破题,表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素质。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郑思肖画兰的历史故事,以“根”喻故土,以“兰花”喻作者本人,以“失根的兰花”比喻身处异国的炎黄子孙及其悲哀的处境。

(二)读《土地的誓言》

1、请大家自由阅读《土地的誓言》,勾画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和段落 ,与大家一起分享。

2、思考:(1)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为什么这样描绘? 明确:作者列举了白桦林、红高粱、马群、黑土地等。为了展示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切怀念。

2)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这一标题应该理解“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二、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1、小组合作交流

1.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明确: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2.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53939af01dc281e43af0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