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022-11-03 23:0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欢迎阅读!
环保意识,人们,提高,如何



浅谈如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显,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观念还普遍存在。例如在发达国家,每个家庭对垃圾分类早已习惯,而在中国却难以开展。究其原因,有技术、制度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意识决定行为,做好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关键。 一、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

环境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环保部门积极配合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由于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将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对他日后良好环保意识的养成至关重要。学校作为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应当在各级党校开设环保培训课,对领导干部进行环境教育和培训。需要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下乡活动,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积极引导他们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 二、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营造珍爱环境的良好氛围

环境教育不只是个被动的自然学习过程,更加重要的是要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者能够将学习到的环境知识纳入到他们的个人经验中,进而影响他们的环境意识和价值观。教育机构和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比如科学展览、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园,甚至可以成立专门的环境教育学习中心及实习中心,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活动。政府应当在“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环境纪念日,开展有创意、有影响、有效应的“环境宣传周”“环境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激励人们踊跃参与,营造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乡镇等多层次的绿色创建活动,引导人们在活动参与中自主接受环境教育

三、充分发挥各种舆论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

新闻媒体是人们获得环保信息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环保信息和知识的获得渠道主要是电视广播,其次为报刊杂志、互联网,再次为同事朋友议论、街头或小区宣传栏、学校教育。

新闻媒体作为环保宣传的有效载体,覆盖面广,能够辐射各阶层,各年龄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采取制作环保纪录片、公益广告,设立环保网站、环保论坛等形式,向公众灌输人类对环境的依存性观念,介绍现有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造成环境变化的趋势,描述环境恶化带来的人间悲剧,揭示人类失控的行为将导致自身的毁灭,将环境危机感深深植入公众心中,激发公众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环境意识由教育而强化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使环保参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在国外,许多城市、企业十分重视媒体对节能的宣传教育加拿大渥太华就专门办了一份报纸-吝啬家日报,专登宣传小气有理、为人们节约过日子提供具体办法的文章,提倡吝啬不是没有面子的事,而是一种创造。报纸很受读者欢迎,发行量不断刷新。

四、加强法律约束力,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可以通过教育手段,但是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更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养成。


新加坡的法律严、罚款多是出了名的,而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非常高。而中国的法律法规与之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还不够,应当对个人日常破坏环境的行为作出详细严厉的处罚规定。通过法律来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必然会快速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五、通过扩展环境权益,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社会环境权益的扩展是提高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扩展环境权益来提高环境意识,就是把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过程与对人们切身利益的保护和改善联系起来,通过使人们获得更多和更大的环境权益,来增进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

扩展的环境权益主要有:环境监督权和环境知情权。环境监督权是通过法律规定赋予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损害环境的行为监督的权利。当前环保法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环境权的某些内容,但不具有任何实体权利性质,受害人无法直接授引规定以具体请求司法保护,这大大挫伤了公民与危害环境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也使公民参与环境管理失去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环境知情权是公民和社会组织收集、知晓和了解与环境问题、环境政策有关的信息的权利。环境信息包括环境状况公报、空气质量周(日)报、某个污染企业的排污数据等。目前我国公民的环境知情权虽有了一些扩展,如我国北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沙尘暴现象、视上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情况、一些污染企业的曝光等,但环境知情权方面仍有较大缺口,表现在公民对单个企业的环境行为的信息了解不足。我国没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企业虽有义务向政府进行排污申报和登记,但没有法律规定这些申报的信息必须向社会公开。公民对待这些企业是相对盲目。同时公民对高质量环境信息的需要得不到有效地满足。环境知情权是行使环境监督权的基础。只有公布环境状况和环保工作的信息,扩大公民对环境的知情权,才能为公民关注环保、参与重大项目决策的环境监督和咨询提供必要的条件,才能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六、充分发挥社团在公民环保意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与公众的个体行为相比,社会团体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一种形式,在宣传教育广大民众、推进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团体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利用一切信息载体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将环保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如环保社团可以开展以能源与环境为主题的多个层面的立体模式的科普宣传活动,以宣传版画、影展等形式向广大民众介绍中国乃至全球的严峻的能源现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介绍环境科学知识、相关法规以及政策,将政府的决策目标、依据、推行手段及时传达给公众,使公众获得充分信息后,在实践中能给予足够的理解支持。同时,作为与公众密切接触的社团,又能将公众真实的意愿和要求反馈给政府,以便其及时修正偏颇和失误。

社团是推进公众践行环保行动的重要力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目的是使公众更好地参与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这就需要为公众提供参与环保行动的渠道和途径,使公众的环保意识转变为环保实践,而各类环保社团正是推动公众参与环保运动的重要力量。

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在公民节能意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应当大力推动中国环保社团的建立,积极支持环保社团的活动。

环境保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更高的要求。环保意识的提高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好的简单事情,而是要通过教育经济、文化、法律等多种手段长抓不懈的大工程。在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每个人都应该深刻反思,积极的投入到这项工程中来,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5403a5d3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