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3

2022-05-01 12:2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个案社会工作3》,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个案

个案社会工作模拟题3





一、名词解释

1、反情感转移

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一种非现实反应,即工作者讲以往的经历及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感受和情感投射到案主身上,把他当做那个特定的人来看待。

2、诊断性陈述

工作者在对案主提供服务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诊断同时阶段性的对案主的相关情况进行阐述的过程。

3、系统减敏感法

指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消除焦虑、恐惧状态及其他不适反应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4、家庭结构

指家庭内部成员之间重复出现的一种固定化了的互动关系模式。

二、简述题

1、简述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

:(1)对象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2)方法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3)在本质上助人自助 (4)工作过程中的系统性

(5)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有专业性和职业性



2、简述问题解决模式的理论框架

答:(1)“人在情境中”的系统理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统一体,只有结合 环境的互动进行综合考虑,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 (2)心理因素 (3)环境因素

3、在制定治疗目标的过程中,工作者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和步骤?

原则:目标应与案主的问题有直接关系 目标是可行的

目标与工作员的能力和技巧相当 目标与机构的功能一致

避免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给案主


步骤:工作员重新陈述案主的问题

协助案主列出与问题相关的其他问题 协助案主定出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 协助案主明确他所想要的结果



4、如何在助人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工作者的权威与权力? 行为治疗模式:

1 理论背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效率果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

运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早期的行为矫正研究;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总之行为治疗的模式分为三大主流,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社会学理论。

2 概念及主要特点:行为治疗的基本观点是: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不良行为或

非适应性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自身所缺乏的适应性行为。行为治疗模式就是通过对人类行为进行分析,利用各种学习原理帮助克服各种非适应性行为,培养其适应性行为,达到改进案主生活某方面的目的。 主要特点:A关注当前行为,强调以行为为中心 B行为治疗强调当前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C强调对行为治疗程序和行为改变的精确描述和测量 D行为治疗通常需要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来帮助实施 3)行为治疗模式的流程:

托马斯认为,行为治疗模式的实际开展过程主要可以划分为十二个具体步骤:

第一步,列出问题范围。社工将案主所可能涉及到的问题不论大小全部开列出来,目的在于使社工和案主对于即将遇到的问题有一个全面认识。 第二步,选择并确定问题。在诸多问题中经过讨论选择并且确定社会工作服务将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目的在于使社工和案主明确具体的服务目标和努力方向。

第三步,要求合作。当问题明确之后,要求案主给予充分的合作,对于已经诊断和矫正过的行为能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第四步,探究问题。社工帮助案主对问题本身进行深人的分析诊断,使案主和重要他人对案主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案主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

第五步,收集基本资料。进一步收集与案主问题相关的详细资料,对于问题本身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该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问。次数、严重性等,为进一步的介人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六步,识别可控制的环境。了解案主问题产生的具体环境,明确案主问题行为产生的环境刺激因素,以便更好地消除不良的环境刺激,更好地控制行为的发生。

第七步,评估积极的环境资源。详细了解案主的环境,区分有利于案主行为改变的良性环境资源,通过这种积极环境资源的利用,推动案主行为的矫正。

第八步,确定行为目标。社工和案主共同确定行为矫正的目标,为行为矫正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九步,制定矫正计划。为案主行为的改变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案主对自己的行为改变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步骤。

第十步,介入。社工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对案主进行专业介入,展开实际服务过程,使案主的偏差行为得到真正的矫正和切实的改变。

第十一步,评估。对案主行为矫正的结果和专业方法进行全面评估,反省专业介入的实际效果。


第十二步,跟进。对案主进行持续的跟进服务,必要时候需再对案主进行专业介人,帮助案主维持行为矫正的良好结果。

3 行为治疗模式的评价:优点:明确,可观察,可测量和易操作等特点

第一, 以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有科学的实验基础。 第二, 行为治疗模式比较系统,容易操作

第三, 模式比较明确,治疗标准和效果也易于观察和测量 不足:

第一, 忽视对案主内心的探讨

第二, 行为治疗模式把人的行为理解成对外外部环境的适应 第三, 过分注重行为症状的消除,没有持久性

三、论述题

1、试介绍并评述你所熟悉的某一个治疗模式

四、实务练习题

1请你从你生活中所经历的或所知道的事例中选择一个案例,介绍大概情况,并指出该案例中的案主的主要问题,根据你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巧对本案主进行治疗。 答:案例:李婆婆是福利院新来的一位老人。她虽然在养老院只待了一个月,但对于护士们来说,她好像已经整整呆了一年。不管工作人员如何耐心,她总有很多抱怨。 治疗的措施:采用差别强化策略 所谓差别强化,就是对正性行为与负性行为给予不同的反馈,正性行为每次出现都给予强化,而任何妨碍正性行为的负性行为都不会被强化,一次提高正性行为出现的频率,降低负性行为出现的频率。

每当李婆婆安静或做其他事情没有抱怨时,工作人员就热情的上前问候、聊天、按摩等,一旦其开始抱怨,工作人员就暂时离开。如此反复多次,工作人员发现,李婆婆的抱怨就越来越少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6b788a83d049649b6658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