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可为国王

2022-05-07 20:2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人皆可为国王》,欢迎阅读!
国王,人人

人人皆可为国王

备课时间:201210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

3、通过提炼文本内容的方式汲取文本所传递的创新精神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质。

4、进一步掌握对哲理散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底蕴、具有震撼性的审美观念。的写作技法,理解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通过提炼文本内容的方式汲取文本所传递的创新精神动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质。 教学难点

1.进一步掌握对哲理散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底蕴、具有震撼性的审美观念。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几何时,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梦想,能坐上国王的宝座。国王是干什么吃的?这问题恐怕乡下的二傻子都明白,国王就是享受荣华富贵的,并且权力至高无上,想让谁死谁就得死。全天下的财富都是他的,全天下的美色他随便挑着玩。国王的权力真是让人羡慕。

然而,随着时代的远去,拥有至上权利的国王已不复存在。可是,在精神王国里,宝座依旧高贵。

就让我们也做一回国王吧! 二、走进作者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

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三、 字词积累: 字音

膜拜 失之东隅 词义

1


1.膜拜:古代的一种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来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2、俨然:已然;简直就是。

3、引吭高歌:放开嗓子高盛歌唱。引,拉长。吭,喉咙。 4、唯我独尊:只有自己最尊贵。唯,只有。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至日落处,也指日暮。

6.分庭抗礼:比喻彼此对等,各不相下。庭,堂阶前。抗,对等,相当。

7.凡有井水处皆有柳词:原文“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意思是只要有井水喝的地方都能唱柳永作的词,是说柳永的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语出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



四、文体解读

本文与前一课《时间》一样,也是一篇哲理散文,哲理散文就是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而写就成的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哲理美文。阅读时注意把握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学习其写作技法。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权利和享受的角度,提出“国王生活的样子”是人人追求的目标。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阐述如何正确看待“国王生活的样子”。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说明只要想成为“国王”,人人皆可以在“属于自己”的领域获得“国王般”的拥戴,成为自己的国王。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人人皆可成为国王,不是为了拥有“国王生活的样子”,而是拥有国王的精神。从国王精神的成就感、自由度、有追随者等三个纬度,充分肯定“人人皆可为国王”的观点。



六、课文精析

1.用“人人皆可为国王”为题,有什么好处?

中心论点:人人皆可为国王。好处:形象生动,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举例论证是本文的重要特色。阅读文本,完成下表。

段号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举例

“里”“尺” “望远镜”与“显微镜” “国王”“皇帝”“村夫”“平民”

观点(分论点)

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

权大位显也有局限。

歌星、球星,作家、画家,学着、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教授,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王。 教师,牧羊人。

北宋时的柳永、清朝时的林则徐 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

为王。 一个年轻人,一位老者

正常生活中更是可以人人为王,且不必介意这王国的大小,王位的长久。

2




七、文章主旨

《人人皆可为国王》是一篇哲理散文。文章阐述了不论是谁,不管是在什么领域,只要付出,人人都能在精神上满足,人人皆可成为“精神王国”国王的主旨。 八、写作特色

梁衡的散文作品熠熠生辉,有着智性色彩。《人人皆可为国王》就是这样一篇理性散文。

理趣之美。《人人皆可为国王》中透露出的理性体现梁衡思考的深邃,国王的样子不是高不可攀的,每个人只要努力都能得到一种“王者”的回报,即人人皆可为国王。

表现之美。作者从人们对“国王生活的样子”值得羡慕,但也有人(王室成员)并不羡慕,羡慕的是国王的精神。文章引经据典,巧用对比,以理服人。

文字之美。文章清新自然,明白如话。其间穿插运用俗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以及对偶排比等修辞。



九、课文小结

梁衡先生说得多好哇! “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已得到了一样的满足。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王天蓉老师就是她的那个领域的王者,她有许多追随者,有成就感,更有自由度,这是一个草根研究者的最高境界。

在各自的领域,“人人皆可为国王”。 十、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权利和享受的角度,提出“国王生活的样子”是人人追求的目标。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阐述如何正确看待“国王生活的样子”。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说明只要想成为“国王”,人人皆可以在“属于自己”的领域获得“国王般”的拥戴,成为自己的国王。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人人皆可成为国王,不是为了拥有“国王生活的样子”,而是拥有国王的精神。从国王精神的成就感、自由度、有追随者等三个纬度,充分肯定“人人皆可为国王”的观点。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指导用书的练习题

教后笔记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8a9eccbb4cf7ec4afed0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