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已整理打印

2022-03-21 14:58: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已整理打印》,欢迎阅读!
知识点,上册,单元,语文,整理

日期: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重要资料 请勿外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知识点

1《师恩难忘》一、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读书做笔记有三种形式:摘抄 、编写提纲 、写读后感

二、填空: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教导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我对文中“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理解是:指田老师通过上千个如春雨般的故事滋润我的心田,由此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

3、田老师是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 4“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5“有如春雨点点”一句的理解:春雨可以滋润大地,让种子生根、发芽、长叶,让万物生

长,而田老师讲的这些故事正如春雨点点,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表达了作者对田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及博学的由衷赞美。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指种植,第二个“树”指培养。这句话指:种植一棵树,十年的时间才可以成材,培养一个人才的时间则更长,充分说明培养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7“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田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明白道理,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

三、赞美老师的名言: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根据提示写成语。

1、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 2、形容人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博古通今 3、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五、词语解释:

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2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 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带到了美妙的境地。

六、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2、陶校长的演讲 一、填字: lian 锻( 精()接 简()钢

ji 立( )使 )然 )时 奋笔()书 li )史 日( 鼓()害 激( 再接再(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健康生命之本;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1


日期: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重要资料 请勿外传

2、这是一篇演讲稿。演讲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演讲的主要特点:真实性、鼓动性 3“专心致志”和“坚韧不拔”是学习的两大优秀品质。有了这两种意志品质,学问才会有进步。 4“公德”指公共道德;“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四、陶行知的名言。

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3、古诗三首 一、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本诗特点是寓问于答(三问三答),平白如话。后两句诗意师傅就在眼前的山里,可山间

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在哪儿。

2《所见》是()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 意欲捕鸣蝉。我们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牧童很开心,依据是:歌声。后两句诗意: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

二、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草长莺飞二月天, 篱落疏疏一径深, 蓬头稚子学垂纶, 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 侧坐莓苔草映身。

儿童散学归来早, 儿童急走追黄蝶 路人借问遥招手。 忙趁东风放纸鸢 飞入菜花无处寻。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解释:

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震荡。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 树阴。意欲:心想。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着的蝉,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这两句是因果关系。

练习一 一、“诗中有画”的古诗: 1《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

一江秋。①蓑:指蓑衣。扁舟:小船。丝纶:钓鱼用的丝线。②这是一首题画诗,画的名字叫《秋江独钓图》。③全诗共9个“一”,生动地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2、学会解释:①礼貌用语;②格式;③理由充分。

二、带有“风”字的古诗。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b1a610915f804d2b16c1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