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明古诗带拼音精选

2022-09-25 07:0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清明古诗带拼音精选》,欢迎阅读!
古诗,清明,拼音,有关,精选

清明 杜牧

qīng míng shí ji yǔ fēn fēn lù shàng xíng rn yù duàn hún jie wen jiǔ jiā h chù yǒu 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赏析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


画面,后两句那么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比照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清明的来历

清明节为每年公历45日前后,节日的来历和纪念介子推有关。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


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b4ce22ee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