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损伤小白鼠一侧小脑的效应

2023-03-11 20:2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实验八 损伤小白鼠一侧小脑的效应》,欢迎阅读!
白鼠,小脑,一侧,损伤,效应

损伤小白鼠一侧小脑的效应



一:实验目的

一侧小脑损伤后的动物,躯体运动表现异常,通过对异常运动的观察,了解小脑的运动机能

二:实验原理

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肌肉运动等机能,当小脑损伤后,随着破坏程度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肌紧张失调及平衡失调

三:实验动物与器材

小白鼠,常用手术器械,大头针,乙醚,棉花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用乙醚麻醉小白鼠(呼吸变慢时表示动物已麻醉)

2、自头顶部至耳后沿正中线剪开皮肤,将颈肌向下剥离。透过透明的颅骨即可看清小脑的位置,用大头针刺穿颅骨,直达小脑(2-3mm,搅毁该侧小脑(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脑干)

3、待小白鼠清醒后,可见其向一侧旋转或翻滚。如损伤较轻,小白鼠向健侧旋转;损伤较重时,则向损伤侧翻滚。 4、将实验用完的小白鼠断颈处死后弃之。

五:思考题

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小脑的生理机能

答:小脑的主要生理功能在于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

六:拓展与思考

向豚鼠右耳灌入氯仿溶液,8分钟后豚鼠出现明显反应。豚鼠向灌注了氯仿的耳朵一侧翻滚,情形犹如小白鼠重度毁脑的反应,说明其内耳的前庭系统受到破坏,前庭系统在调整身体姿势和维持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体心音听诊



一:实验目的

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二:实验原理


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听到两个心音。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第二心音:声调较高(音频为50/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得高低。

三:实验器材

听诊器或心音放大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受试者安静端坐,胸部裸露。

2、检查者带好听诊器,注意听诊器的耳具应与外耳道开口方向一致(向前)以右手的食指、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胸具紧贴于胸部皮肤上,依次由左房室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右房室瓣听诊区,仔细听取心音,区分两心音。

五:思考题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是怎样形成的?他们有何临床意义?

答:第一心音产生的原因,心缩开始时血液被加速上推瓣膜,使房室瓣及心室肌发生颤动而发出声音;心室收缩力逐渐加强,房室瓣关闭,乳头肌收缩将腱索拉紧,紧牵房室瓣的尖部而引起的振荡音;血液由心室射入主动脉,振动主动脉根部而发生的声音。第二心音产生的原因,由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迅速关闭,血液冲击使主动脉和肺动脉壁根部以及心室内壁振动而发生。

临床意义:第一心音的强弱反映心室的收缩力。第二心音的强弱反映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的高低。从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变化可检查房室瓣和半月瓣的功能状态,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时均可引起湍流而发生杂音。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间接测量人体血压的原理或方法。

二:基本原理

用血压计的压脉带在上臂给肱动脉加压,当外加压力超过肱动脉的收缩压时,血流被完全阻断,此时在肱动脉处用听诊器听不到任何声音。如外加压力低于动脉内的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则心脏收缩时动脉内血液可断续地通过受压血管狭窄处,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如外加压力等于或小于舒张压时,则血管内的血流通畅地通过,使音调突变以至声音消失。当完全阻断血流时所必需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d30ce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