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上梁钱

2022-04-25 14:01: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吉祥如意上梁钱》,欢迎阅读!
上梁,吉祥如意

吉祥如意上梁钱

作者:暂无

来源:《理财·市场版》 2015年第9



/王家年

旧时民间建房造屋,往往采用“太平”“顺治”等吉利钱文行用钱作上梁钱,还有特制者,宫中还有金、银所制者。如明《张太岳文集·杂著》提到:“皇城北苑有广寒殿……万历四年忽自倾圮,其梁上有金钱百二十文,盖镇物也,上以四文赐余,其文曰至元通宝。”这些“至元通宝”金钱,当为元世祖至元年间营建广寒殿时的上梁钱。《大钱图录》载有一品“光绪通宝”背八卦图案大钱,并谓:每遇修葺,各宫殿上梁时安置宝盒,盒中皆贮此钱。

民间还有将上梁钱铸成刀币、布币形状的,如莽刀形状的“咸丰辛亥福州重建”背“圣庙正殿上梁用”及莽布形状的“咸丰元年十二月初四日己时”背“圣庙正殿上梁”, 就是清咸丰初年福州重建圣庙时所铸的上梁钱。一枚清同治福建福州官府铸币,上书“同治丁卯十月、福州南城上梁用”字样,属异形花钱,红铜质,币为“乃颁行圣旨遵循孔圣人遗风,以德服人,特赐铸造”。

这些专用、专铸上梁钱,用作“厌胜”,应属“民俗”范畴,在咸丰朝就有实物存世。这种“厌胜”追寻根源是多方面的。古代先民对水、火、风、雨、雷、电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不理解,对病、梦、死亡也不理解。这种厌胜民俗以树立“图腾”“求神”“信佛”作为精神寄托,指望通过祭祀,巫人来诠解,反而被巫人引向邪路。为避凶煞书写符录,佩戴护身符以求神佛保佑平安。上梁钱多表现为钱币形式,因“钱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既熟悉又习惯于随身携带,作为吉祥祝愿载体最为合适。上梁钱除一般现用精美货币为易选易得之物外,也选古代名泉,具有雄厚财力的古刹名宅进而可以专门铸造。

旧时民间建房,动土、上梁、进屋等主要程序,都要请阴阳先生择定吉日良辰。其中以“上梁”最为讲究,场面隆重热烈。民居屋架结构中,正屋正顶一根桁条为“栋梁”,一向被人们视为镇屋之梁而倍加重视。上梁就是指上这根桁条。上梁前先祭梁,主人摆上鸡、鱼、肉“三牲”供品,主持祭梁的木匠师傅筛酒祭天、祭地、祭八方神灵,然后捉起准备好的大红公鸡,用斧头砍断鸡颈,边念赞词边将鸡血洒于大梁上,称作点光。梁上贴红纸,上书“上梁大吉”四个大字,再覆以红布或红被面,系上两条大糕,喻意步步高,由瓦木匠扛梁登梯。随着扛梁人一步步登高,家主燃放鞭炮,木匠唱赞词,如“下有金鸡叫,上有凤凰啼,此时正是上梁”等,家人、亲友和围观者齐声“接口彩”“好!好!”。大梁升到堂屋脊上并安置好后,瓦木二匠将主人准备好的“梁粑”糖果、香烟、糕抛撒到围观的人群中,称为“抛梁粑” ,并又一次大唱赞歌。大人、小孩边应和,边在地上抢拾。此时,爆竹飞炸,人声鼎沸,气氛达到高潮。各地上梁风俗大同小异。

上梁之时,多由木工师傅主唱祝贺词,帮工人齐和“好”,烘托气氛。如“上梁上梁,子孙满堂”“建设华厦,乐业安康”“立下千秋业,奠定万年桩”“年年添新屋,岁岁积余

粮”“子孙登高第,金马对玉堂”“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香”“左有藏金室,右有积谷仓”等。在古代南方地区,都有把铜钱挂在梁上的民风,破土建屋要举行“安土”“上梁”“镇宅”等。

据福建地方史记载,福州在建造一些重大建筑物时,有铸上梁钱的习惯,清咸丰和同治年间,福州重修孔庙时特铸有仿新莽布形和契刀形的上梁钱两种,各有大、中、小三型成套。上梁钱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存世量绝罕。上梁钱长和宽尾数都为六,寓意大清六六顺风,国泰民安,称它为历史文物当之无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eac0c8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