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

2023-01-18 06:0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舍生取义》,欢迎阅读!
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教学反思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句话强调了读的重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文言文教学诵读就更为重要。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疏通文义。由于这篇课文给出的是译文,所以我要求学生根据译文,给课文中的字词写下注释,加深学生对古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感知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学习孟子议论文的写作特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为了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舍生取义的含义,我选择了古往今来关于舍生取义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感悟:在民族大义与气节面前,他们舍生取义,成为一代代不朽的佳话,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了气节,将永世受到人们的敬仰。在今天和平的环境中,我们虽然不至于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所以,此处也成为了学生理解“生”和“义”,感悟如何“舍生取义”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从心中认同,舍生取义决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行动,应将舍生取义作为人生永恒的追求。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于文中比喻手法的使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处理得比较草率,一带而过,如果能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想想两者之间有何相似之处,会更好一些。另外在时间的分配上还应该更合理一些。更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实现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fcc377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