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绿衣》赏析

2022-08-30 18:0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邶风·绿衣》赏析》,欢迎阅读!
绿衣,诗经,赏析

《诗经·邶风·绿衣》赏析



“生同衾,死同穴”是古代夫妻长久的生活理想,即使生不能同处,死也要同眠。在妻子去世之后,男子看着她缝制的衣服,用手抚摸每一处针脚、每一个纽扣,往事似乎就要呼啸而出.这些衣服对男子而言,都是珍宝,因为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亲手做的,还因为那个人已经离他远去,并且永远不会回来了。就是《诗经•邶风•绿衣》讲述的故事: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绿兮衣兮",说了“绿衣”一物,却用了两个“兮”断开,似乎是在哽咽——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的面子黄色的里子,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住我不忧伤!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的上衣黄色的下衣,愁肠百转心千结,何时才能忘掉这忧伤?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我思念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细葛布啊粗葛布,夏天的衣裳在秋天穿上,自然觉得冷.我思念我的亡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我们都是红尘中人,一定承受着红尘之苦。”19世纪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岁月在任何人脸上都会留下年轮,只要相濡以沫;感情在无论什么东西上都留下痕迹,却能穿越时空。

在《绿衣》中,一个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的男人,看到故去之人所制作的东西,不禁思绪万千,重新陷入悲伤之中.睹物思人令人伤感,唱出悼亡诗作更让人震撼。男人给世人的印象通常是坚强刚毅,顶天立地,尤其是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男子居然抱着旧衣服痛哭并怀念知他懂他的亡妻,这样真切而深重的情意,令人动容。

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没有知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有情人不能相伴到老,人生过半,痛失爱侣,这种巨大的哀痛往往会转化为文人笔下的有情文字。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归有光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都是无尽的伤感与怀念。清代词人纳兰容若在怀念亡妻的《浣溪纱》中这样写道:“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当年以为的寻常之事,如今却已不能够.而这些都该是沿承《绿衣》而来,因为它触动了古今男人内心深处的脆弱这一环.



故去的爱人居住在诗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个人的夜晚,怎能不想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1bbb3f9c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